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潘迎紫「二頭肌」登熱搜,為何76歲還要練肌肉?停經後每2人就1人骨鬆…存骨本3要訣「不只運動」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更新於 10月27日01:09 • 發布於 10月27日01:09

作者 : 郭美懿整理

圖片 : Shutterstock(示意圖非當事人)

76歲女星潘迎紫返台擔任金鐘60頒獎嘉賓,不僅凍齡不老驚艷各界,她大方展露「二頭肌」瞬間登上熱搜,而她說「做運動不是為了漂亮,是為了骨質不疏鬆」,也引發大眾對防治骨鬆的關注。

研究顯示,50歲以上每3人就有1人屬骨鬆高風險群,停經後女性風險更大幅攀升。但「養骨本」不能只靠運動,飲食也很重要,成人每日應攝取約1000毫克鈣質,也應適度接受日曬、補充維他命。另外,保持自己「不跌倒」很重要,培養下肢肌力與平衡感,才能降低跌倒骨折風險。

76歲女星潘迎紫返台擔任金鐘60頒獎嘉賓,久違螢光幕的她依舊凍齡,更大方秀出「二頭肌」,透露自己會定期到健身房運動,項目包括啞鈴、重訓等阻力訓練。但她運動不為漂亮,「是為了骨質不疏鬆。」

而在頒獎典禮上,主持人曾寶儀一見到潘迎紫,也忍不住誇她的二頭肌太驚人,要她現場秀出大塊肌肉,潘迎紫也不吝展現緊實手臂,笑說:「我有二頭肌,你也可以有,只要練,就有了!」

▲三立提供。

骨質疏鬆是全球第二普及的疾病,研究顯示每2個停經婦女,就有近1位罹患骨質疏鬆症,一旦演變成骨折失能,危害健康餘命的程度僅次於肺癌,甚至高於乳癌與大腸癌。而據醫界統計,台灣髖部骨折發生率為亞洲最高、全球第9,顯示骨質疏鬆是現代人不可忽視的健康議題。

骨鬆是沉默殺手,及早治療可改善生活品質

「要活得久、動得久,就要顧好骨本!」恩主公醫院骨科黃昶昱醫師指出,女性停經後,體內能減緩骨質流失的雌激素濃度會急遽下降,導致骨密度快速降低。

臨床上常見女性長者僅僅「跌坐」或輕微受力,就出現嚴重背痛,連翻身、起身都需他人攙扶,疼痛甚至持續數月,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他分享有位72歲林女士長期背痛,特別是在做家事時更容易感覺不適,就醫檢查後才發現她是多節脊椎壓迫性骨折,而且過去因未治療導致癒合不良。進一步檢查發現,她的骨密度已達嚴重骨質疏鬆程度。幸好在接受微創骨水泥灌注手術後,手術當天即可下床行走、恢復食慾,生活品質明顯改善。

營養師教「顧骨本」:吃得對、動得勤、不跌倒

想要維持骨密度,保持最佳行動力,飲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恩主公醫院營養師林美怡表示,鈣質是骨骼的主要原料,99%儲存在骨頭與牙齒中。年齡增長若攝取不足,又缺乏維生素D與運動,就會讓骨質流失速度遠超過生成。

她提出「顧骨本三要訣」:

1、吃得對

成人每日應攝取約1000毫克鈣質,從牛奶、優格、小魚乾等食物中補充鈣質,並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從蛋黃、鯖魚、鮭魚等補充維生素D,以及從深綠蔬菜、豆腐、堅果類等補充鎂,以促進鈣質的吸收。同時,應避免過量咖啡、碳酸飲料與高鹽飲食。

延伸閱讀:

日曬能補充,為什麼6成台灣人「維他命D不足」?4大NG觀念害骨鬆、肌無力,增糖尿病風險

2、動得勤

每週至少3次負重或抗阻力運動,如快走、太極、深蹲、爬樓梯或啞鈴訓練,可刺激骨細胞活化。此外,每日適度曬太陽15分鐘,也能促進身體生成維生素D幫助鈣質吸收。

3、不跌倒

保持居家明亮、防滑,浴室加裝扶手,同時培養下肢肌力與平衡感,降低跌倒骨折風險。

不同年齡的每日鈣質攝取量

營養師林美怡補充,想讓骨本更穩固,不僅要吃對,更要吃得夠。據國健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106~109年)」資料,台灣3歲以上族群的鈣攝取量皆未達建議量,而參照衛福部建議,不同年齡的每日鈣質攝取量:

●10~12歲為1,000毫克;

●13~18歲為1,200毫克;

●成人 (19歲以上)為1,000毫克。

她建議,應透過每日2份乳品、豆製品與深綠蔬菜等食物來補足基礎骨本營養,避免因長期缺鈣導致骨質逐漸流失。她提醒:「骨頭不像皮膚會自癒,流失了就回不來。預防骨鬆,最好的時間就是現在!」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留美博士逼婚、開價零用金三千!遭拒後竟半夜騷擾、寄黑函…張曼娟:忍夠了,誰也不能奪走我的快樂

七旬翁血糖值飆300,服中藥3月降到正常值!中醫師大推「1藥膳」有效降血糖:全家大小都能吃

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2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3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4

23歲女孤獨死1年「遺體如木乃伊」 向AI求救訊息令人鼻酸

中天電視台
05

男子「尿尿分岔」慌了 醫:40歲以上注意!有癌變可能

鏡報
06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