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逃亡目睹槍口威脅 蘇丹孕婦祈禱:拜託孩子別現在出生
非洲國家蘇丹政府軍與當地武裝組織「快速支援部隊」爆發內戰已2年多,如今,坐擁油田與交通要道的柯多方地區成為主要戰場。在5月,已懷有7個月身孕當地居民艾米拉被迫逃離家園,一路上經歷飢渴與顛簸,甚至目睹武裝人員拔槍恐嚇,往南逃到烏干達安全待產。然而,孩子的未來與仍在蘇丹的家人成為她心中難以抹滅的擔憂。
英國廣播公司28日報導,自2023年4月15日起,非洲國家蘇丹政府軍隊和境內武裝組織「快速支援部隊」(RSF)在蘇丹多地爆發衝突,隨即引發內戰。這場衝突屆滿2周年之際,已超過1300萬人流離失所,至今仍沒有停歇跡象。目前柯多方地區(Kordofan)因為有關鍵油田,也是主要交通路線的戰略樞紐,已成為內戰主要戰場,而當地居民艾米拉(Amira)就住在這裡。
艾米拉居住在蘇丹南部西柯多方省(West Kordofan)的恩納胡德鎮(En Nahud)。然而,RSF在5月奪下了她所居住的城鎮,她被迫逃離家園,即便知道這段旅程道阻且長,必須穿越蘇丹最激烈的戰區之一「柯多方(Kordofan)地區」,但她別無選擇。因為當時,她已懷孕7個月。艾米拉說,「那裡已經沒有醫院,也沒有藥局。」她只能抓緊時間離開家鄉,「而且我害怕要是再多待一段時間,就再也找不到開往外面的車輛。旅行幾乎完全停擺,不只因為極度困難,還因為價錢貴得驚人。」
搭車逃離卻遇RSF司機拔槍恐嚇
毫不意外,旅程從一開始就困難重重,因為所有的交通工具都掌握在RSF及其盟友手中。當時,她和丈夫登上卡車準備離開恩納胡德鎮時,正在兜售座位的RSF的司機和一名為自己家人租下這輛車的年輕人吵了起來。
(推薦閱讀:【人物】打造AI軍工帝國的過動人 Palantir執行長「以武止戰」拒與中國合作)
艾米拉說,「司機立刻拔出槍,威脅要開槍射擊那位租卡車的年輕人。當時大家都在苦苦勸他,就連跟他同型的RSF夥伴也在勸。」艾米拉和其他所有乘客全都嚇到僵在原地,看著那名年輕男子的奶奶和媽媽一邊哭,一邊抱著司機的腿,求他不要開槍。「我感覺如果他當時真的開槍了,就會朝很多人開火,而不是只對一個人開槍。」艾米拉說,「因為司機當時喝醉了,還在抽大麻。」最後,司機才把槍收起來,但那名年輕人選擇留在恩納胡德,不再上車。
族裔成為原罪 恐隨時被抓走
爭執過後,這輛超載的卡車終於啟程,行駛在滿是坑洞和溪流的顛簸道路上。車上堆滿了行李,擠了7、80個人,許多母親一隻手緊緊抓住自己能扶住的東西,另一手努力保護自己的孩子。艾米拉一整路都非常害怕,「我不斷祈禱肚子裡的孩子不要現在出生,只希望一切平安無事。」
最後,他們抵達西柯多方省的首府艾勒富拉(el-Fula),但艾米拉不想在哪裡多待一個,因為與RSF敵對的政府軍正在逼近此地。「我不知道如果政府軍抵達艾勒富拉會發生什麼事,」艾米拉說,「尤其因為政府軍士兵已經開始針對某些他們認為與RSF有關的族群,巴加拉族(Baqqarah)和里澤加特族(Rizeigat)。」而她丈夫就是其中一個族群的人,「雖然他和RSF完全沒有任何關係,他不僅是公務員,還學過法律。但現在,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大家現在光是自己的族裔就會成為被攻擊的目標。」
每20分鐘就被勒索 上網還被監控
離開艾勒富拉後,艾米拉又花了3天時間,轉了好幾趟車,才抵達非洲國家南蘇丹邊境,獲得一絲安全,但其實這一路上也障礙重重。「RSF的司機完全是看心情做事,」她說,「他們決定誰能上車、坐哪裡、要付多少錢。根本沒有固定價格,只能硬著頭皮接受。他們都是武裝人員,動不動就會用暴力。」她發現,差不多每20分鐘,就有旅客會被RSF的檢查哨攔下,被迫付錢給駐守在那裡的人。這就算了,他們還得同時付錢給隨行的RSF成員當作護送費。
一路上,食物價格高得驚人,水也非常稀缺。當車子抵達艾勒胡傑爾塔(el-Hujairta)村莊時,旅客透過RSF的星鏈(Starlink)裝置連上了網路,但就連使用網路都得小心翼翼。「一旦連上網,你就必須非常小心。」艾米拉說,「如果被RSF的人聽到你在看軍方的影片,或手機響起軍方的鈴聲、歌曲,甚至只是聊天隨口提到RSF之類的,他們就會把你抓起來。」
爆胎斷水困荒林命懸一線
路途上的道路顛簸到不行,車輛一路上就拋錨了3次。艾米拉最崩潰的時刻,是車子行經一片金合歡林時爆胎,結果所有乘客被困在那裡,連一滴水都沒有,而且經過的車輛也說沒有多餘的空間可載人。她說,「我向上帝發誓,那一刻我真的覺得自己可能再也到不了任何地方了,我會死在那裡,」但結局並非如此,艾米拉和她的丈夫最後好不容易搭上一輛滿載蔬菜的貨卡車,繼續前行。
隔天,他們終於抵達邊境的阿卜耶伊(Abyei),但因為大雨與洪水,行程大受影響。此時,他們搭乘的車子載滿了燃料桶,不斷陷入泥濘之中。「車子一次又一次陷進爛泥裡。」艾米拉說,「我們的衣服全都濕透了。原本已經被灰塵和高溫弄壞的行李,現在也全被淋得稀巴爛。」當時他們全身都在發抖,只能祈禱平安抵達安全的地方。
烏干達安全待產 但心繫蘇丹母親
最終,這對夫妻抵達了南蘇丹首都朱巴(Juba),再從那裡搭上巴士前往烏干達首都坎帕拉,目前正在此地等待孩子的出生。然而,艾拉米人是安全了,她的家人卻仍留在蘇丹,讓艾米拉心中交織著焦慮與悲傷,「我非常害怕生產的感覺,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第一次要迎接孩子,而我媽媽卻無法在身邊陪我。」她說,「到時候只有我的朋友和丈夫在我身邊。我也不知道……一切太多、太混亂,讓我感到不知所措。」
對她來說,「成為母親」是一種挑戰,也是一份喜悅,但她心中始終存在一個疑問:將來到底能不能帶著孩子回蘇丹。「我希望蘇丹的情況能夠改善,」她說。「雖然不會再有從前那樣的安全感,人們、地方都不一樣,一切都變了。但如果戰爭能停下來,至少會有一點基本的安全。人們不會再像現在這樣,無緣無故就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