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賢:台電領導人若只顧政治正確 將影響台灣高科技產業
核三延役全國性公投將於8月23日投票,中選會今天(15日)舉辦最終場發表會,正、反方代表分別為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及民進黨立委莊瑞雄。童子賢指出,台電實際虧損金額恐在8000億以上,若台電領導人只顧政治正確,不顧發電成本效率,未來將持續帶給台電及台灣政府沉重的財務負擔,也將影響台灣經濟跟台灣高科技產業。
中選會15日舉辦核三延役全國性公投電視意見發表會第5場,這場也是電視意見發表會的最終場,正方代表為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反對方代表是民進黨立委莊瑞雄。
童子賢指出,6月台電董事長在股東會上宣布他們累積的虧損來到新台幣4,514億元,但他的理解是這數字應該乘以2,因為過去幾年中油悄悄的幫台電承擔進口昂貴的天然氣,背了2000多億的虧損,過去幾年政府也撥給台電3000億的金額去彌補,若把這兩筆錢加總起來,台電的實質虧損恐怕在8000億到9000億。
童子賢認為,這些虧損並非只是俄烏戰爭帶來的能源成本高昂問題,以進口美國天然氣的法國跟德國為例,法國天然氣只占國內能源的5%,德國占了13.9%,當時兩國領導人都忍受不了,出面批評美國,顯示能源價格高漲的時候,天然氣本來就會比石油漲更多倍;而台灣天然氣占比42%,未來還準備提升到50%,只能說「台電的決策非常勇敢」。
童子賢說,如果明知道價格曲線會是這樣,卻執意要用,不知道是一個什麼樣的心態,很明顯背後隱藏的就是反核的思維。他說:『(原音)我在想台電的領導人如果只顧著政治正確,不顧發電的成本效率,會持續的在未來繼續帶給台電沉重的財務負擔,同時也是台灣政府沉重的財政負擔,也會影響台灣經濟跟台灣高科技的影響力。』
童子賢也說,台電的主管經常說台灣不缺電,因為大量的燃燒天然氣,當然台灣不缺電,但是台灣需要的是價格實惠、高品質、穩定的電,台灣更需要降低污染、不排碳的電。
童子賢說,台灣今年上半年,高科技的產品出口仍然相當順利,包括先進半導體晶片、AI伺服器以及AI筆電,都是台灣科技業的強項,但這些高科技產品以及規劃中的AI算力中心,都需要大量的、不排碳的電,尤其全世界在兩年內都要課徵碳稅,如果台灣的發電一直存在著很高的碳含量,到時候產品被課稅,就會面臨競爭力失掉的威脅。(編輯 : 廖奕婷)
顯示全部
留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