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連孫子也要我顧…」7旬嬤拉拔弟妹顧全家,淚喊「撐不住」:長女不是天生堅強,而是不被允許脆弱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更新於 2小時前 • 發布於 2小時前

作者 : 蔡佳伶整理

圖片 : Shutterstock(示意圖非當事人)

東方儒教社會往往對長女充滿期待——「大姊要當弟妹榜樣」、「妳是姊姊要讓小的」、「妳就要照顧好弟妹」……

如同Netflix熱播韓劇《苦盡柑來遇見你》以三代長女扛起一家重責貫穿全劇,無論是外婆、媽媽或女兒,都是從小體恤父母、照顧年幼弟妹,同時操持家務——不是她們比別人更堅強,而是因為沒得選。

當「照顧」成為天職,「犧牲」成為習慣,她們忘了怎麼為自己而活,也不敢喊累,甚至到了孩子都長大了,還困在過去那個「要撐住」的自己裡,也衍生近來討論度極高的「長女病」一詞。

對此,精神科醫師洪敬倫指出,長女病涵蓋「蠟燭型人格」、「過度承擔」、「情緒勞動」等概念,已非單純文化現象,更是一個必須重視的心理健康議題。

近期熱賣的新書《長女病:我們不是天生愛扛責任,台灣跨世代女兒的故事》引發廣大女性讀者的情感共鳴,書中談及「蠟燭型人格」、「過度承擔」、「情緒勞動」等概念,勾起許多在家庭與職場間奔波女性的真實經驗。

對此,精神科醫師洪敬倫指出,這不僅是一種文化現象,更是一個必須重視的心理健康議題,值得社會深思。

長女不是天生堅強,而是沒被允許脆弱

振芝心身醫學診所醫師洪敬倫表示,許多來診間尋求協助的女性,尤其是長女或家中較體貼的女兒,常在無形中承擔了照顧家人、穩定情緒、成為榜樣的多重角色。「我們看到的,不光是責任多,而是這些責任帶來的慢性壓力與內耗,往往早已超出一個人可以承擔的極限。」

他指出,所謂「蠟燭型人格」,正是形容那些總是在燃燒自己、照亮他人的人——她們對外總是看起來能幹、貼心、有組織,但內心卻往往感到孤獨、壓抑與無力。「長期過度承擔會造成自我價值扭曲,忽略個人需求,甚至導致慢性疼痛,自律神經失調,焦慮與憂鬱等身心症狀。」

洪敬倫曾遇過一位70餘歲的女性來求診,家人都不知道她為什麼突然陷入重鬱,直到清場與她獨自會談,這位優雅的老太太才泣不成聲地說:

我從小就辛苦把弟妹拉拔長大,結婚後教養兒女到各自成家,現在一個個孫子又要我幫忙帶,我真的撐不住了!

但相反的,也有女性是在完成人生所有「任務」之際,突然陷入嚴重的失落與恐慌:「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能幹麼,這種感覺好可怕!」

延伸閱讀:

一度暫別演藝圈,只為照顧中風母!楊貴媚年年生日許願:哪天眼睛睜開,媽媽就站我面前

懂事的隱性代價:女性獨自承擔壓力

洪敬倫指出,許多女性從小就被教導要「懂事」、「顧全大局」、「不要讓爸媽擔心」,這讓她們在面對情緒、需求或困難時,反而不敢開口尋求支持。

特別是在台灣社會,傳統文化往往默認「姊姊要讓弟弟」、「老大要幫忙父母」,這些代際與性別的無形壓力,長期下來不只影響心理健康,也會妨礙個體的自我發展。

「女性被期待扮演溫柔體貼的角色,這其實是一種情緒勞動。」

洪敬倫就以自身經驗為例:「我自己的母親念小學起就必須照顧弟妹,雖然她能力出眾,能同時維持優秀學業,心裡仍不免有遺憾:太早成為『小大人』,錯過了能自由探索與幻想的童年!」

你是蠟燭型人格嗎?用三個問題提醒自己

1、你是不是總在照顧別人,卻忽略自己的情緒與需求?

2、你是否容易因為無法達成他人期待而產生罪惡感?

3、你是否一直忽略內心需要休息的吶喊,在身心崩潰後才驚覺自己撐太久?

洪敬倫強調,「出現上述狀況不代表不夠堅強,相反地,是太習慣默默承受。如果上述狀況反覆出現,導致慢性失眠,疼痛,倦怠,焦慮等身心症狀,建議不要孤軍奮戰,可以尋求專業協助,一起拆解壓力來源,與家人好好溝通,重建健康的界線與支持系統。」

給「阿信型」女性的三個要訣

日劇中忍辱負重、卻始終樂觀微笑的「阿信」,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也不健康的。洪敬倫提供三個要訣,作為女性們日常自我照顧的起點:

界線是愛的延伸:學會劃定界線,不等於自私,而是讓關係有空間喘息。

停止內心的自我苛責:告訴自己「人不需要完美,不需要面面俱到」,是一種成熟的心理彈性。

情緒需要出口,不是封存:可透過書寫、對談、創作,運動,親近大自然等方式釋放情緒,也能預防身心失調。

他也呼籲社會,應該一起看見這群默默承擔者的壓力與疲憊。「我們該問的不只是『她怎麼會病了?』,更是『我們是否太習慣她一直都那麼可靠,那麼堅強?』」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媽媽簽「不急救」卻被鼻胃管綁到生命盡頭…夏韻芬:醫生不敢說「時候到了」,誰來提醒家屬放手?

阿嬤因細心問診流淚,想送禮卻怕被看不起,醫生:我必帶回家,讓妻兒知道我從醫以來收到最棒禮物

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查看更多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千萬豪宅門前堆垃圾山⋯屏東「米奇屋」成Google街景!強清完她崩潰喊告

三立新聞網
02

颱風楊柳走法難預測!恐增強變中颱 氣象署:雨勢避免不了

台視
03

躲了更危險!高市防空避難所竟設加油站、瓦斯行旁 陳其邁致歉檢討

太報
04

別把蟑螂沖馬桶!醫師揭背後驚人危害:會爬回家中

CTWANT
05

吃Buffet最討厭聽「這句話」全場共鳴 店員曝實情:真的心很累

CTWANT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高雄青年局全力支持2025台灣連鎖加盟展創造16.5億商機

勁報

大理石運輸掉落路面險釀意外 新城警分局加強宣導貨物綑綁安全

中華日報

台電宜蘭區營業處「熱血老爸」捐血活動 父親節傳遞愛與希望

中華日報

颱風也愛父親節!氣象專家揭數據:近25年共7颱風 8/8侵襲台灣

新頭殼

嘉義縣創意短劇拚健康 18隊競賽由大林鎮「無菸 My Dalin」奪冠

中華日報

偷裝監視器!他檢舉369件違規送160張罰單 全撤銷免罰

TVBS

多元市場拓展 花卉、毛豆、茶葉產業支持方案啟動

台視

明華園總團孫翠鳳8/16首登戲院結合元宇宙體驗發票兌換票卡

勁報

觀光局辦榴槤市集 九、十日兩天下午三點起在高雄愛河盛大登場

中華日報

高雄加盟展登場 AI數位轉型x國產鮮奶媒合會引領趨勢

中華日報

SKM Park Outlets 高雄草衙歡慶派對月 精彩8月3大主題一起玩

中華日報

明華園《韓湘子》首登大銀幕 捐贈發票換電影票

台灣好新聞

高市議會民進黨團伸援手 24萬救助原鄉災民

中華日報

抗高溫調適行動展移師台中科博館(圖)

中央通訊社

秒懂「屈公病與登革熱」差異 專家:一個痛一週、一個痛數年!

新頭殼

大坑山林再出發 6條步道8/9起解封

NOWNEWS今日新聞

高瘦男右胸痛…以為火燒心!醫照X光見1處「氣胸了」:恐致命

三立新聞網

在嘉義看見修繕志工父子檔最感人的父親節聚餐

TCnews 慈善新聞網

「台師大女足隊心理支持」線上實體方案

NOWNEWS今日新聞

內政部最新統戶口統計出爐!台灣總人口「連19個月」負成長

新頭殼

張善政考察名取市海岸旅遊及永續經濟 汲取經驗推動珍珠海岸計畫

台灣好新聞

小心詐騙!詐團「普發現金假網站」流傳 刑事局提醒民眾「勿點擊」

華視新聞

一根菸蒂奪命!鹿草住宅火災釀1死 衛生局籲速戒菸

中華日報

慈濟醫養領航 邱泰源肯定慈濟是長照重要推手

鏡週刊

災後重建啟動 嘉縣中埔忠全橋封閉、便橋先行

中廣新聞網

愛犬猝逝4天遇「神似新狗」 DNA檢測揭驚人身分

CTWANT

台灣「生不如死!」 全國人口數2333.7萬連19月負成長

中廣新聞網

居服員提供不同視角技能 鼓勵更多男性投入長照

台灣好新聞

桃機變好玩了!熊本熊打卡、闖關遊戲、馬戲樂舞… 國門大Fun藝彩

太報

育嬰留停放寬最短可請1個月 男性申請比例增加160%

中央通訊社

竹市府推「都更2.0」計畫 打造進步城市新典範

台灣好新聞

只有四天!高雄連鎖加盟創業展逾百品牌登場

NOWNEWS今日新聞

帶著藝術走入部落 鸞山530夢想孵育基地8月登場

觀傳媒

傻眼!知名廉航7月底熄燈 有民眾到機場才知道「航空公司沒了」

CTWANT

中元減燒利人天 以善代金冥陽兩利

台灣好新聞

楊柳颱風侵台機率曝光!專家示警:未來3天是關鍵

EBC 東森新聞

躲了更危險!加油站、瓦斯行列防空避難所 陳其邁道歉了

EBC 東森新聞

H1旅運年成長6% 桃機估全年可達4900萬人次

NOWNEWS今日新聞

慶祝父親節 新北榮服處致贈營養品關懷榮民爸爸

台灣好新聞

福衛八號首顆衛星通過「運送前審查」 今年10月發射升空

自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