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官方維修零件貴翻天! 螢幕要價2.2萬「充電孔7435元」
蘋果(Apple)於5月底對外宣布,首次向一般用戶開放iPad維修零件銷售,表面上回應了近年來多州推動的「維修權」(right-to-repair)立法。蘋果AppleCare副總裁納曼(Brian Naumann)當時在新聞稿中表示,這項計畫能讓更多顧客延長產品壽命,同時兼顧安全與隱私。消息一出,《富比士》等媒體以「省錢、讓你的iPad用得更久」等標題正面報導,然而在《404 Media》訪問的多位獨立維修業者眼中,蘋果的零件定價高得驚人,幾乎讓維修失去經濟可行性。
根據《404 Media》報導,iGuys Tech Shop老闆克拉克(Brian Clark)直言,自己原以為這是蘋果對iPad維修政策的重大轉變,因為多年來蘋果與授權服務商幾乎不提供任何iPad維修。但當零件正式上架,他看到的卻是「荒謬」的價格,例如一個iPad Pro 11充電埠售價高達250美元(折合新台幣約7435元),而市面上副廠產品不到20美元;一個iPad A16觸控面板要價200美元,第三方僅需50美元;iPad Pro 13螢幕總成更達749美元(折合新台幣約2.2萬元),接近新機價格的八成以上。
另一位維修業者、XiRepair創辦人斯特蘭奇(Jonathan Strange)整理的試算表顯示,超過三分之一的蘋果原廠iPad零件在成本計算後對維修店並不划算。他以零件售價加上85美元人工與10%利潤計算,若總費用超過購買新機的一半,即視為不具經濟價值。依此標準,幾乎沒有同時需要多項維修的iPad能在使用蘋果原廠零件的情況下獲得合理報價。
斯特蘭奇分析,蘋果的零件售價似乎並非依生產成本加上合理利潤計算,而是直接與裝置零售替換價掛鉤。他認為,蘋果有意將零件定價壓在新機價格的50%左右,使維修失去吸引力,藉此在形式上配合維修權法令,實際上卻減少消費者購買零件的動力。以充電埠排線為例,製造成本遠低於100美元,但蘋果卻開價250美元,「因為他們知道價格高到沒人會買」。
美國公共利益研究集團(US PIRG)維修部門負責人普羅克特(Nathan Proctor)表示,如果蘋果真希望維修店使用其品牌零件,應在定價上更具競爭力。他指出,蘋果長期將iPad視為不可維修產品,儘管許多獨立商店證明它們完全可以修理。他預期未來隨著維修權推動,蘋果的設計將更考慮維修便利性,這是正面趨勢的一部分。
斯特蘭奇補充,蘋果之所以不在自家零售店進行iPad維修,不是因為技術上不可能,而是其Genius Bar人員缺乏處理複雜維修的訓練與經驗。他形容,讓蘋果零售員修iPad,就像讓汽車銷售員更換變速箱一樣不可行。因此,強制提供零件的規定最終可能迫使蘋果承認獨立維修商擁有其員工不具備的專業,否則就得面對更多因無法妥善維修而被報廢的iPad。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