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有長照需求必看》雇主最常踩雷的10件事!外籍看護照顧安排前請先看這篇

良醫健康網

發布於 19小時前 • 康哲偉

要如何挑選外籍看護,網路上有許多經驗之談,像是以國籍來看,菲律賓看護較靈活,印尼看護較死板,越南看護自尊心強。(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按:當家中長輩需要長期照護,許多家庭會考慮聘請外籍看護協助。但從挑選看護、計算費用,到實際上工後的溝通與訓練,過程中有許多細節與法規不可忽視。尤其身為雇主,除了確保照護品質,也必須清楚自身的法律責任與應盡義務。本文整理外籍看護的挑選技巧、薪資結構、教育重點與雇主應遵守的10大規則,協助你在照護路上更加安心、合法又有效率。*

要怎麼選擇適合的外籍看護?

要如何挑選外籍看護,網路上有許多經驗之談,像是以國籍來看,菲律賓看護較靈活,印尼看護較死板,越南看護自尊心強;以過去工作地點,待過香港的多會要求休假,待過阿拉伯地區的須花多點時間教育,而新加坡的最好,看護品質較整齊。

不過,根據資深仲介的經驗,由於面對的是「人」,加上國情、文化、地區及教育程度、個性、生活習慣的不同,各種量化的判斷標準,都可能因人而異,或因來台時間拉長而失準,因此,雇主要有的心理準備就是,要找到十分契合的外籍看護真的只能靠「運氣」。

話雖如此,針對被照顧的長輩的狀況,雇主還是必須清楚自己的需求,究竟外籍看護哪些特質或能力是最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可有可無的,藉此做為取捨,以免日後後悔。

例如,若長輩長期臥床,需有人協助搬動洗澡,可在仲介公司安排視訊面試時,要求安排與病人體重相似的工作人員,由應徵者現場攙扶或抱起觀察,另外為了測試應徵者耐心與做好心理準備,也可將長輩的狀況講得嚴重些,要求翻譯老師確認其聽懂,避免來台因不適應而走樣。

至於年齡、家庭背景、婚姻狀況、教育程度高低,甚至視訊時說話的表情、眼神都有參考價值,可以依自己的社會經驗與直覺判斷。

延伸閱讀:聘僱外籍看護「巴氏量表」怎麼取得?找哪一科?詳解申請3流程,巴氏量表11個QA總整理

外籍看護費用如何計算?

概括而言,聘僱外籍看護雇主需支付的費用,包含「基本薪資」「加班費」「就業安定基金」「健保費」「職業災害保險費」「機票」等項目。

首先,關於「月薪」部分,自2022年8月10日起,新聘僱外籍看護或三年期滿回聘,費用調升為新台幣2萬元。

其次,在「加班費」部分,外籍看護週日算休假,若希望假日持續工作,需另給加班費(667元/天),期滿一年後,得提供每年固定七天的「特休假」,不隨勞基法年資而增加。

另外,雇主每月需繳納「就業安定費基金」給政府,此費用是從外籍看護入境的隔日開始算起,一直到離境或經勞動部廢止外國人聘僱許可前一日結束,每月以新台幣2千元計算,未滿一個月則每日以新台幣67元計算,且採季繳方式,一次寄發三個月帳單,若未於限期內繳納,雇主會被罰繳滯納金。

雇主每月亦須分擔外籍看護的「健保費」新台幣1329元,以及「勞工職業災害保險費」49元,其中職災保險保費併同在就業安定費繳納月份收繳,以季收為主。

關於「機票」錢該誰來付,聘僱三年期滿時雇主須支付外籍看護回程機票一張。若是中途解約事由為移工因素,其回程機票費由看護自行負擔。雇主因不可抗拒之原因(如:被照顧人死亡、經濟狀況不佳、移民等)導致合約須終止時,看護可留台繼續工作,由仲介協助轉換雇主,以三方或兩方合意方式做轉換;反之若移工選擇離境返國,其機票費亦由雇主負擔。

該教外籍看護哪些重點?

外籍看護初來乍到,還處於人生地不熟的適應階段就得立即上工,加上語言不通、生活習慣不同,且對如何照顧老人一知半解,本來該是來幫忙的卻總是幫倒忙,還把環境弄得一團亂,因此,若想縮短摸索時間,讓外籍看護快速變成好幫手,雇主們就得花點心思,抓對方法調教。

首先,在生活起居與習慣方面,很多我們覺得「理所當然」的事,外籍看護可能沒有這樣的認知,例如,東南亞沒有冬天,他們不知台灣冬季多半濕冷,需要多注意長輩保暖,而許多電器、廚房用品,他們過去不曾使用過,一定要翻譯成他們的母語貼在電器上,且要多示範幾次,才不會因操作不當而損壞或釀成危險。其次,在基本照護技巧上,無論是量體溫、脈搏、血壓,床上洗頭、擦澡、協助更衣,背部護理、翻身,輪椅、電動病床、氧氣瓶、製氧機等使用,或是基本救命術、急症處理等基礎照護技能,雇主除了要有概念,也可以尋找相關課程資源,帶著外籍看護一起學習。

若照顧的是罹患特殊疾病的長輩,如失智症患者,便需要多花時間幫助外籍看護了解長輩的過去,學習如何與失智症患者互動,其中,至少要花上半年的時間居中緩衝,一方面引導外籍看護學習,一方面讓長輩逐漸熟悉這張新面孔。

可善用各縣市政府相關的指導資源,以雙北為例,便提供護理師及通譯人員共同到宅一對一培訓指導外籍看護照顧技術及方法,服務內容包含翻身移位照護指導、飲食照護指導、排泄與潔身照護指導、失智症照護技巧指導、肢體關節活動及自立支援照顧技巧指導、復能運動指導、進食及預防嗆咳護理指導及居家健康管理諮詢等。

另外,許多新世代陸續加入外籍看護的行列,這些在自己國家屬於Z世代(1997年起出生的網路世代)的年輕面孔,他們人手一機,頻繁使用社群媒體分享想法,瀏覽網頁、收集資訊、網購對他們來說如家常便飯,個性鮮明、自尊心強是他們共同的特色,因此,多了解新世代的特徵,拋開刻板印象,善用他們的長處,才能找到合適有效的相處模式,培養出最佳隊友。

雇主要遵守哪些規則?

一、外籍看護不可以兼職:根據規定,所有外籍看護只限服務勞動力發展署核准的雇主,任何其他形式的兼職,不論時間長短,或是否已取得雇主同意,均違反《就業服務法》規定。

二、外籍看護不能當外傭使用:外籍看護依法僅能照顧老人或身障者,若被指派帶小孩、陪同逛街購物或從事餐飲小吃、販售等行為,將可罰雇主3萬到15萬元,並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可廢止其聘僱許可。

三、不能任意變更工作地點:申請家庭看護工調派至養護機構、護理之家機構、慢性病床或呼吸照顧病床等照料被看護者,每一次原則得申請六個月,三年內累計不得超過十八個月。否則未先經主管機關許可變更工作場所,如逕自帶往醫院或養護機構照顧長輩即違反規定。

四、不能代扣薪資:由於雇主不是所得稅法中外籍看護所得的扣繳義務人,因此即使外勞簽具委託書,也不得協助保管或代扣。若雇主違反規定,得依法處以新台幣六至三十萬元的罰鍰。

五、不能隨意扣留護照或居留證:根據規定,雇主不得非法扣留或侵占所聘僱外國人的護照、居留證或財物,因此雇主無權以保管之名,要求外籍看護將護照交出。

六、雇主應定期繳交就業安定費:雇主依規定每三個月得繳交就業安定費,未依規定辦理者,除了得多付出滯納金,最後還會被廢止聘僱許可。

七、雇主應定期安排健康檢查:雇主應於外籍看護來台「三日內」(三個工作日,例假日扣除),安排其至衛生福利部「指定醫院」辦理初次入國健康檢查,並於「十五日內」檢附健康檢查證明,向勞動部申請外籍勞工聘僱許可。後續則分別為工作滿六個月、十八個月及三十個月之「前後三十日內」接受定期健康檢查,違反規定者將處新台幣6至30萬元的罰鍰。

八、不可私下轉換雇主:若想將外籍看護轉換給朋友,可以透過就服中心或三方合意的轉換程序,切勿未經許可私下轉換,否則雇主將違反《就業服務法》第五十七條第二款,以本人名義聘僱外國人為他人工作規定,被處新台幣15至75萬元罰鍰,而接受轉換的朋友也將因違反同法第五十七條第一款,聘僱未經許可外國人而受罰,罰鍰額度與原雇主相同。

九、長輩身故後應協助轉出:若被照顧者身故,雇主應在規定期限內,協助外籍看護辦理出境或轉換雇主等相關事宜,以免違法受罰。

十、應依規定辦理各項申請程序:外籍看護入境三日內,雇主應安排其至指定醫療院所接受健康檢查,並向工作所在地縣市政府辦理入國通報。接著入境十五日內,則需向勞動部辦理聘僱許可,及至當地移民署服務站辦理居留證。後續包括外籍看護定期健康檢查,以及聘僱許可期滿前遣送外籍看護出國皆為雇主的職責。由於外籍看護申請程序環環相扣,缺一不可,若雇主逾期未辦理,十五日內仍可補行申請,但各類案件只有一次補救的機會。

延伸閱讀:長照2.0全攻略》你該知的政府4大補助:交通接送、喘息服務…這狀況每年最高補助12萬

書籍介紹

當爸媽過了65歲:你一定要知道的醫療、長照、財務、法律知識
作者:康哲偉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4/11/01

作者簡介
康哲偉

曾擔任知名職場雜誌副總編、財經管理雜誌副主編,多次獲得國內外新聞報導獎項肯定。

在邁入中年,全力拚搏事業之際,卻遭逢父親意外跌倒,短短一年,時年七十九歲的父親由健步如飛到二度跌倒臥床,全職照顧的母親也因心神、體力不繼出了車禍,於是家人分工、醫療、財務、看護與法律等問題紛沓而至,接二連三的骨牌效應讓他心力交瘁、生活秩序大亂。

平日對「老」毫無所悉,亦少有準備,一旦年邁至親入院、臥床,種種出乎意料的狀況,有如「每日一小考、每週一大考」,原該衝鋒職場的他,被迫放慢腳步,進而轉換跑道,提早修習「老」這門深奧的學分。初入照顧的領域,彷如入學新生,過往閱歷幾無助益,一切都得重新摸索,面對無數的挑戰、煎熬與疲累。當風暴來臨,影響層面從病人到全家,甚而生涯、事業,無人能真正置身事外。

苦難,常常是化了妝的祝福。在父親逝去後,他決定分享自身經歷,企畫這本給上班族看的「知老小百科」。全書以六十五歲退休年齡為基準,將邁入人生下半場的長者分為「身體健康」「身體無法自主」「判斷能力不足」三階段,並以「健康維持」「財務」「法律」「照顧」「機構」等層面,逐一釐清每個階段可能產生的疑問,並從「根本預防」的角度,探討如何擺脫老年惱人的疾病,與做好照顧前的準備。

「老」並不足懼,但令人害怕的是「不知老」「不服老」,以致可防範的小事,最後變成了災難,讀者不妨以此書為導引,逐步審視與調整,為至親準備,也為自己準備。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林勻熙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注意肝警訊

肝病是國人常見的「沉默殺手」,初期症狀如倦怠、食慾不振、眼黃膚黃易被忽視,卻可能默默進展為嚴重肝硬化或肝癌。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眼神洩健康警訊!醫示警4徵兆「大腦退化初期現象」

CTWANT
02

不只花生!8種食物藏黃麴毒素「害肝癌」 醫示警:高溫也殺不死

三立新聞網
03

越滑越笨!愛看「1種片」恐傷腦 醫:決策力、專注力都退化

三立新聞網
04

1天喝2杯珍奶!百公斤男得糖尿病 靠1招逆轉「不用再吃藥」

CTWANT
05

知名藝人傳猛爆性肝炎 醫揭「關鍵危險信號」

健康醫療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好狀態不用靠紅豆水!營養師推薦「傳太醫」:代謝穩、氣色好、上班族都說讚

姊妹淘

08月02日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施予善意的機會

Heho健康

台大醫院減肥祕笈曝!8周甩5公斤!這顏色蔬果是燃脂幫手

健康2.0

咖啡渣丟垃圾桶?丟錯最高罰6000!直接當肥料恐把花種死

健康2.0

春季必看!專家揭5大「防曬養膚祕訣」 讓你美美出門快樂回家

健康2.0

連醫師都天天吃!這種豆營養完勝黃豆:降膽固醇、防腸癌、護心血管

健康2.0

放3周還活著!專家曝蛤蠣吐沙、蛤蠣保存最有效方法 加1物肉質更鮮美

健康2.0

他做超慢跑竟椎間盤突出!醫示警:3種人別做超慢跑 恐害膝關節損傷

健康2.0

台大營隊活動疑食物中毒18人就醫 衛生局:依法命業者暫停作業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國健署今天起擴大B、C肝篩檢對象 預估200萬人受惠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眼神洩健康警訊!醫示警4徵兆「大腦退化初期現象」

CTWANT

高血糖影響「性福」?醫示警:陰道乾澀、勃起困難也是糖尿病警訊!

健康醫療網

大雨積水恐釀疫情! 「這樣做」防鉤端螺旋體、類鼻疽與登革熱

健康醫療網

中藥房危機!藥師抗議中藥販售解釋令,衛福部回應:分工不涉調劑

Heho健康

藥理學家周泰廷專欄/夏天總是難睡?「吃對營養+睡前儀式」雙管齊下,養好心神能入睡

姊妹淘

不是臉!「1部位」最早老化 一跌倒死亡率高達20%

三立新聞網

情緒、環境、病毒 中醫觀點談生活中的毒

民視新聞網

每日掉髮逾 1、200 根須注意!就診「這科別」找病因避免禿頭惡化

Heho健康

台灣棒球得冠軍 中醫師做一件事情應援集氣

民視新聞網

你累了嗎?小心「慢性疲勞症候群」找上你

民視新聞網

炒菜油選錯「有害物質下肚」!7款植物油比較 高溫爆香傷身

TVBS

體感溫度恐破45℃!熱傷害高峰期來臨,3招輕鬆防中暑

康健雜誌

「1眼疾」沒在用3C也可能會得! 醫籲患者:趁早介入、積極治療,延緩「視」界末日來臨

每日健康

64歲男腎功能異常竟是砷中毒! 醫揭「無聲傷腎」禍首

健康醫療網

天氣熱還是鼻塞!4招防換季過敏

NOWNEWS今日新聞

1天喝2杯珍奶!百公斤男得糖尿病 靠1招逆轉「不用再吃藥」

CTWANT

醫起看/別變「老」爸!營養師揭男性更年期5大警訊

EBC 東森新聞

以為洗腎併發症!貧血真兇竟是大腸癌 醫:糞便顏色、形狀有異立刻檢查

三立新聞網

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呼籲建立永續支持系統 讓每位母親都能安心哺乳

優活健康網

臺大醫院北護分院響應千禧之愛倡導「蔬果佔一半 健康有保障」邁向健康與永續共好

優活健康網

植髮就能一勞永逸?壓力引起的掉髮會自然恢復?醫師破解常見5大迷思

華人健康網

代謝慢害你瘦不下? 中醫師教按「這6穴位」消水腫、排宿便又加速燃脂

常春月刊

40歲後拉警報!久蹲馬桶站不起來恐「1疾病」上身 4大癥結肌肉快速流失

三立新聞網

掉髮是洗髮精用錯?壓力禿會自己長回來?醫揭5大迷思:恐疾病警訊

優活健康網

大罷免風波延燒醫界》成大醫學院院長被點名接部長 「成大幫」將主導衛福部?

信傳媒

子宮移植能助部分不孕婦女懷孕生子,但仍有風險

科技新報

國健署攜手國際抗癌聯盟交流取經 共創全民防癌新未來

NOW健康

代謝下降難瘦身!中醫師授「3大減重秘訣」消滅體脂肪 生冷食物少吃

常春月刊

如何避免遇到恐怖情人?精神科醫師示警:如果決定分手6點要注意

華人健康網

冏!18洞打一半常「尿遁」3熟男揪團看泌尿科 一查「攝護腺」出問題

三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