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盟調查:8成爸爸有經濟壓力 2成3受美關稅影響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4日電)兒童福利聯盟今天發布父親壓力調查,逾4成爸爸呈中度以上憂鬱傾向,主要為經濟壓力;8成爸爸坦言入不足夠應付家庭開銷,2成3的爸爸表示,美對等關稅措施已影響工作與收入。
父親節將至,兒童福利聯盟今天發布「2025年父親壓力狀況調查報告」。根據調查發現有62.9%爸爸是目前家中主要的經濟來源(收入占家中總收入的最大比例),也有32.4%爸爸和另一半負擔差不多。隨著性別角色的轉變,越來越多爸爸走進育兒的日常。
兒盟本次調查是透過DASS21情緒自評量表(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s-21),去了解現代爸爸的憂鬱情形,結果被調查的爸爸有有43.3%呈現中度以上的憂鬱傾向,需要正視並建議尋求專業人士協助,14.4%屬於重度或極重度。
進一步了解爸爸的想法,兒盟發現有1成的爸爸覺得自己是個沒有價值的人、覺得生活沒有意義。調查也發現仍有4成7的爸爸仍存在刻板印象,認為男性展現出心情低落,會讓人覺得不夠堅強。
根據研究,爸爸主要壓力來源,第一名是經濟,如收入不足、債務、生活費負擔;第二名是育兒,如教養困難;第三名是工作職場,如工作量、職業發展;第四名是家庭責任,如家務分工;第五名是伴侶關係,如溝通困難、衝突、感情疏離。
兒盟表示,近8成的爸爸坦言,在孩子出生後,收入不足夠應付家庭開銷,其中59.6%稍微吃緊、16.6%常常不夠、2.7%完全無法應付;此外,交叉分析顯示,中度以上憂鬱傾向的爸爸中,有21.9%覺得家庭開銷常常不夠用、5.9%表示完全無法應付。
兒盟問卷進一步詢問爸爸的工作或收入(如減薪、投資損失等)是否受到美國關稅影響,發現2成3的爸爸表示目前已經影響工作與收入;6成爸爸表示雖然目前沒有影響,但仍是會擔心;僅1成6的爸爸表示完全沒影響。
兒盟最後呼籲政府建構更完善的男性心理支持資源,儘管去年起政府推行的「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卻有近7成爸爸根本不知道這項福利政策。
另外,許多爸爸在申請育嬰假、家庭照顧假等措施上,仍面臨影響升遷、考績甚至被標籤化的壓力。兒盟鼓勵企業建立更彈性的育兒措施,唯有讓職場成為育兒的後盾,才能讓爸爸在壓力和責任之間取得平衡。
兒盟是在今年4月21日至5月26日期間,透過網路問卷,調查台灣育有18歲以下孩子的爸爸,共計回收547份有效問卷。調查對象年齡以30至39歲最多,占46.4%、40至49歲其次,占43.5%;子女人數方面,49.5%只有1名孩子、42.4%有2名孩子、另有8%有3名孩子以上。(編輯:陳清芳)1140804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