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仔內/民進黨勿訴諸仇恨
[NOWnews今日新聞] 大罷免結果揭曉。25席的罷免案,綠營原本預估至少罷掉10席,藍營也評估可能會掉5席,結果卻出乎意料。國民黨一席沒掉,完封罷團;民進黨慘敗,再加上去年10月的基隆市長謝國樑罷免案也失敗,代表民眾對這種罷免仇恨動員反感,民進黨必需思考未來的內耗罷免路線。
事實上,藍營選前也沒有十足把握,認為要「完全保住立委、一席都不掉」相當困難。但也有資深藍營人士說,無論罷免結果如何,過去這段時間,藍營內部大團結,盡全力催票,所有大咖盡出,就是希望催出支持者,即使結果不理想,但藍營可以「團結迎戰大惡罷」已無所畏懼,面對2026年選舉甚至2028年大選,都可以及早準備應戰。
這次罷免選戰最特別之處,在於首度在夏天進行大規模選舉。此外,過去總統立委大選與地方的九合一選舉分開,而總統立委大選,皆有總統候選人當母雞,縣市長也會力挺;九合一選舉,總統與立委則會幫縣市長候選人站台。但這次罷免戰,藍委自己是被罷免目標,要幫自己催票,還要互相支援助講,在過去這陣子密切合作,藍營明顯成功凝聚戰力。
過去一年來,新科藍委已在立法院展現「與過去不同」的戰力,這些立委在國民黨資源匱乏下,靠自己打下江山,也開始學民進黨路線作戰。綠委與藍委在國會席次相差不多,但綠營與藍營作戰不見得討得到便宜,如今經歷大罷免,藍委戰力有機會再升級。
另一個重點是藍白合。
藍白陣營去年一度有機會在總統大選上合體,最後卻鬧分裂,讓民進黨繼續執政。如今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遭收押,新主席黃國昌與國民黨密切合作,藍白有了共同對抗目標,藍白合只要不分裂,人數優勢就不會輸給民進黨。這回罷免選舉,藍白大咖盡出,綠營大咖卻只躲在罷團後面,雙邊氣勢完全不同,結果自然與各界預測有落差。
綠營或許會怪:普發現金一萬元太香,但過去這一年多來,民進黨是否曾提出具體又明確的福國利民法案?當民進黨不斷批評藍白毀憲亂政,民眾卻看到行政院的重點法案,部份竟是在野黨全力支持,反觀執政黨閣揆,迄今施政保守,仍無法喚起選民的感動與支持。
民進黨在2022年九合一選舉慘敗;去年發動罷免謝國樑,最後也失敗;2024年無法在國會過半,發起大罷免,今天再敗。這些都證明,選民不喜歡仇恨動員,民主政治應該尊重民意。大罷免過後,台灣社會的嚴重撕裂亟待修復,民進黨得重新思考身為執政黨的責任,將社會動蕩的責任推給在野黨,恐無法成功說服群眾。
留言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