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演員之前,曾以為自己就是做工的料…金鐘視帝李銘順:因工作感到痛苦時,就是在進步的象徵
李銘順與「做工的人」之間,距離遠比影迷想像中更近。他說,不僅童年玩伴的哥哥、父親,很多都在做工,就連他自己,18歲後在各種工廠打雜工也過了好幾年。他說,「我很了解對做工的人來說,所謂投入,就是不在乎自己的身體。」
讀完這篇文章,你可以學到什麼:
- 李銘順鼓勵大家,有夢就要去想。很多成功的人都是因為他敢想、敢做,才會成功。
- 從他的演藝經驗中學習:「表演一定要把『演』字拿掉,台詞不能靠背的。」
- 從台劇《做工的人》看人生:不管你的職業是什麼、做的是什麼工作,我們都是職場裡做工的人。
「做工的人」這4個字,對李銘順有很多不同的意義,是他最新的電視劇作品;是年少時李銘順的寫照;也是萬一當年李銘順沒有成為演員,問他會做什麼事時,他哈哈一笑給出的答案。
在《做工的人》一劇中,由鐵工李銘順、板模包商游安順、怪手薛仕凌,三名工人好友所組成的「噗嚨共」,每天除了做工之外,就是想盡方法賺錢搏翻身。荒誕的小人物狂想,笑點十足。而李銘順最令人驚豔的,除了他活靈活現的演出,莫過於那一口十足接地氣的台語。
「表演一定要把『演』字拿掉,台詞不能靠背的,」李銘順說。為此,他在進劇組前2個月,特地找了台語老師錄台詞給他聽,每天練習。
要揣摩社會底層小人物的生活,想必是演出中難度最高的部分?但令人意外的是,明星光環背後,李銘順與「做工的人」之間,距離遠比影迷想像中更近。他說,不僅童年玩伴的哥哥、父親,很多都在做工,就連他自己,18歲後在各種工廠打雜工也過了好幾年。「所以我的手和腳都很粗糙,」他說,「我很了解對做工的人來說,所謂投入,就是不在乎自己的身體。」
工要做,但夢也要做,哪怕旁人眼中這夢想看來再荒謬、再不切實際。不做,怎麼知道不會成真?李銘順說,這是他最想透過劇中角色帶給觀眾的訊息,但實際上,從只有中學畢業「做工的人」到成為演員、主持人、金鐘視帝,李銘順自己,也是「有夢敢追、終於成真」的最佳寫照。
Q:為什麼會想接下《做工的人》這角色?
這個角色太吸引我了,他話很多、台詞又很好笑,而且不管生活怎麼刻苦、下班後怎麼疲憊,為了實現自己的發財夢,永遠都對生活很有激情,他是個快樂的人……
繼續閱讀全文👉🏻 在當演員之前,曾以為自己就是做工的料…金鐘視帝李銘順:因工作感到痛苦時,就是在進步的象徵
更多Cheers精彩文章
一家三代賣魚到暢銷作家 「偽魚販」林楷倫:離開原生家庭,讓我鬆了一口氣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