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入手兩顆星星!豊漁集團併購米其林餐廳,營收挹注「3%」背後真正看中的是什麼?
以無菜單日料「初魚料亭」起家的,在過去一周內,多收下了兩顆米其林星星。一顆是集團旗下日式Fine Dining「盈科(EIKA)」在本屆米其林頒獎典禮,從一星晉升二星餐廳;再來則是將併購連續七年摘下米其林一星的「Impromptu by Paul Lee」 。作為台灣「無菜單料理第一股」的豊漁,背後有什麼盤算?
「怎麼讓職人(主廚),走向市場、與消費者更靠近,一直是我們集團努力的方向。」豊漁董事長朱𩃀理分享,早在8年前Impromptu by Paul Lee的主廚李皞(Paul Lee)剛從美國回台、籌備餐廳開業初期,兩人其實就已相識,且雙方對於如何複製職人料理,一直有所討論。
直到豊漁餐飲在今年6月底興櫃,手握上市櫃集團資源,雙方終於敲定合作,由豊漁100%收購 Impromptu by Paul Lee,李皞則入股豊漁,正式成為集團一份子。
延伸閱讀:首家無菜單餐飲集團興櫃!豊漁是什麼來頭?9年營收衝10億,還讓新光三越搶著入股
餐飲市場掀抱團潮!無菜單料理第一股與米其林餐廳為何看對眼合作?
「餐飲集團需要職人的創意與品質來提升品牌價值,而職人也需要集團資源與平台來實現更多想法。」餐飲科技專家、inline前台灣區總經理蕭至瑋認為此次併購算是雙贏局面,由於台灣精緻餐飲市場衰退、市場版圖日漸縮小,在這樣的趨勢下,即便是星級獨立餐廳,也相繼組成聯盟以壯大聲量。
例如同樣藏身晶華酒店、位於Impromptu by Paul Lee樓下的「Circum-」,正是另一星級餐廳「T+T」主廚蔡元善夥同員工、股東擴張出的新餐廳品牌。而李皞雖同為連年摘星的米其林大廚,目前在國內市場仍處於孤軍奮戰局面。
蕭至瑋觀察,李皞雖是獨立餐廳的經營者,但過去曾有多次與五星飯店合作經驗,比起其他主廚更擅於與資本集團交手。另一方面,豊漁集團本來就是日料主廚出身的朱𩃀理所主掌,集團過去也曾與米其林二星主廚稗田良平(現為盈科主廚)磨合經驗,可說是李皞合作的不二人選。
有了李皞加入集團,對豊漁的助益也同等重要。翻開豊漁財報,今年前7個月營收達新台幣5.64億元,較去年同期微幅衰退0.27%;今年前兩季,稅前淨損達2,111萬元。
延伸閱讀:台灣米其林總星數66顆創新高!為何有星星加持的Fine Dining餐廳,業績還是跟著下滑3成?
西式DNA注入+採購綜效:豊漁年底力拚轉虧為盈&催生新品牌
即便虧損、營收停滯主因來自近期展店與興櫃成本,以及年初台中新光三越氣爆造成部分門市閉店等因素,對於甫興櫃的豊漁,尋覓新成長動能仍是必要課題。
尤其去年集團趕在IPO前所創的三個全新品牌:長濱魚屋、牛喜壽喜燒、季樂鐵板燒,仍是奠基在原本初魚日系鐵板料理血統所發展而成。對集團而言,李皞的加入,等於替團隊注入前所未有的西式料理DNA。
朱𩃀理表示,此次合作除了能提升採購綜效,讓雙方都能用更低的成本進口珍稀星級食材,並將CP值反映在菜單上。更重要的是,豊漁希望能藉由李皞主廚腦海中的創意,創造更多品牌。
「Paul(李皞)想研發的每一道菜,都可能為集團催生出一個全新品牌。」朱𩃀理指出,目前日式餐飲在台一年至少600億元商機,而西式料理的基礎更大,集團若能強化西式餐飲的品牌研發實力,未來成長動能將更可期。
對此,李皞也表示即便自己從廚房出身,「但如果能有一個平台資源,能讓我在創新品牌的頭3~5年省下許多人事、財務管理的功夫,也是我所樂見的。」言下之意透露著往後由李皞負責RD(研發)新品牌,豊漁協助規模化展店的分工策略明確。
朱𩃀理指出,併購Impromptu by Paul Lee的交易預計將在今年10月前完成,雖然該間餐廳挹注營收大約只有集團營收的3%,「但預期今年底至明年初,我們很快就會有李主廚的新力作能與大家見面。」
延伸閱讀:
台灣餐飲業掀併購潮!迷客夏娶雙月、六角收翰林、王座吃養心⋯老闆們最近為何買買買?
饗賓又開新高檔Buffet!解密台灣吃到飽霸主,第三大上市櫃餐飲業者要誕生了?
本文不開放轉載
延伸閱讀
今年最強卡王來了!「中信uniopen聯名卡」強勢誕生,解析羅智先背後3大盤算
30歲入股NBA綠衫軍!何猷君9年「公子哥變CEO」:沒跟家裡拿錢,怎讓星競威武光速IPO?
台灣無菜單料理第一股!初魚不能選菜色、不能遲到、訂金全付,為什麼還一位難求?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