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全台重劃區住宅待售量高掛 新北、桃園新興重劃區成為重災區
市調機構統計全台主要重劃區銷況,前 10 名合計約 1.8 萬戶待售,占這些區域的在線總戶數比重高達 36.6%,約每 3 戶就有 1 戶滯銷。區域上又以北台灣最慘,光新北、桃園兩縣市便有 7 區上榜,待售戶數直逼 1.4 萬戶,占整體待售量近 8 成,其中不包括林口新市鎮、青埔特區也上榜。
數字科技 (5287-TW) 旗下 591 新建案分析,重劃區推案集中且量體大,易受市場波動影響,是觀察市場買氣冷熱的重要指標之一,以現況來說,建商推案保守、買方謹慎觀望,不少地區都呈現「沒推案、沒買方、沒成交」的空轉狀態,許多業者心態更是悲觀,一路看壞市場到 2026 年,營運上也只能採取多案共用銷售中心、人員彈性工時等方式降低管銷成本,並為長期抗戰做準備。
591 新建案直言,銀彈問題一天未解,房市恐怕都會寸步難行,尤其當前土建融及房貸緊縮,除了建商資金鏈受阻,消費者申貸更得經過層層關卡,且最終利率和成數還未必符合預期,如今一般民眾想買房,額外自備款、交屋等待時間,甚至裝潢費用等相關成本明顯增加,整體負擔越來越重,市場 M 型化更加極端,長期下來對業者和購屋族都是個警訊。
由排行榜來看,賣壓仍集中在推案量大的外圍重劃區,像新北市淡海新市鎮待售 3621 戶全台最多,規模直逼部分縣市整體在線戶數,量體相當可觀。關鍵在於當地雖有捷運輕軌、淡江大橋等建設加持,但因通勤及氣候等因素影響,加上當地多為量體龐大的造鎮案,待售壓力可說長期居高不下。
居次的桃園市客運園區,近年受周邊青埔特區房價高漲,再加上親民 3 字頭房價及建商力捧,成為一大推案熱區,只是受限機能尚未成形,又遭逢市況變天、買方決策期拉長,不少個案去化速度大幅放緩,即便傳聞已有案場願意讓利,短期內仍難以見效,賣壓亦同步上揚。
值得一提,本次上榜的林口新市鎮、桃園青埔特區及二重疏洪道,價位普遍都在 6 字頭上下,相對於其他價位親民的重劃區顯得突出,其中最貴的新北三重二重疏洪道重劃區,當前無論左側、右側的新案成交單價已站穩 7 字頭,待售量合計更是突破千戶,主因今年陸續有「新濠漾 4 - 英倫公園」、「甲山林市政帝寶」等指標案公開,導致戶數一路衝高。
台灣中南部在本次調查中僅三區上榜,其中高雄僅楠梓高大特區進榜,最主要歷經前陣子台積電 (2330-TW) 搶房熱潮後,當地價量一路狂飆,不少地主開始坐地起價,土地價格一路飛漲,建商購地力道漸趨保守。再加上價格墊高,買方追高力道開始弱化,包含左營、仁武及橋頭等幾個重劃區在內,供需反倒較早進入修正期,是以數據並未如想像中高。
更多鉅亨報導
•每3間就有1間 全台屋齡逾40年老屋交易占比創新高
•7月房貸餘額創新高 但年增率6.74%創逾1年半來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