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人士證實林佳龍率團訪菲律賓 深化戰略夥伴關係
(中央社記者楊堯茹台北28日電)農業部等率經貿考察團訪問菲律賓,涉外人士今天證實,該團由外交部長林佳龍親自領軍,展現台灣透過「台菲經濟走廊」對接美日菲「呂宋經濟走廊」計畫布局,且由台美組團訪菲推動「第三地合作」契機,象徵台灣拓展外交空間,並深化與菲律賓戰略夥伴關係的重大突破。
台灣一支經貿考察團目前正在菲律賓訪問,「菲律賓商報」27日報導,林佳龍也同訪問菲律賓。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蕭光偉27日表示,對此外交部沒有評論,而經貿團由農業部等率台美企業赴菲考察投資及貿易環境。
涉外官員表示,台灣是菲律賓前十大貿易夥伴,此次產業考察團獲菲國政府高度重視,行程特別走訪「呂宋經濟走廊」重點地帶,並拜會菲國基地轉換暨發展署(BCDA),展現台灣積極透過「台菲經濟走廊」對接美日菲「呂宋經濟走廊」計畫,融入美日印太戰略框架及供應鏈的布局。
涉外官員透露,早有預期中國將對此行進行干擾和抗議,或透過親中人士刻意曝光林佳龍低調訪問的行程,藉此對菲律賓政府施壓。然而,此次由台美共同組團訪菲推動「第三地合作」契機,不僅是台菲經貿合作的重要里程碑,也象徵台灣拓展外交空間、深化與菲律賓戰略夥伴關係的重大突破。
涉外官員提到,林佳龍上任後積極推動台菲關係進展,在林佳龍力推下,行政院經濟外交工作小組去年已成立「台菲專案小組」,統整各部會資源共同協調對菲政策,除推進「避免雙重課稅協定」ADTA外,也著手推動「大南方新矽谷」連結菲律賓北呂宋島,強化台菲在港務、航運、新能源及半導體產業的合作鏈結。
涉外官員說明,台菲經濟結構高度互補,拜登政府時期已將菲律賓納入美國「晶片法案」中,國際技術安全與創新(ITSI)基金的夥伴國家之一,林佳龍期待深化台菲在半導體、AI、智慧農業及新能源領域的合作,發揮台灣技術優勢及菲律賓人才與勞動力資源,共同支撐「非紅供應鏈」,並在民主同盟的架構下抵禦中國在區域內的擴張意圖。
涉外官員也提及,今年適逢菲中建交50週年,但菲國政府對相關活動卻刻意低調,並未大肆慶祝,反襯出菲中關係因南海爭端而蒙上陰影。不僅從菲中互動隱約可見官方關係「質變」跡象,根據菲國民調機構OCTA Research近期公布調查,高達85%菲律賓民眾表示不信任中國、74%民眾直指中國是菲律賓的最大威脅,而主因正是中國在南海具侵略性的行為。
涉外官員表示,相較中國破壞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台菲雙邊互動在善意堆疊下持續加溫,菲律賓政府今年4月公告放寬對台官方交流限制,並於今年7月起對台灣護照旅客開放14天免簽;今年5月立委也意外揭露財政部長莊翠雲曾赴菲低調簽署ADTA,奠定深化合作的制度基礎。(編輯:蘇龍麒)11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