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藝文報報》新北市美術館四展齊開 從歷史、城市到自然,描繪未來文化藍圖

191ART藝文報報

更新於 04月30日15:10 • 發布於 04月28日02:00

2025年4月25日,新北市文化版圖迎來嶄新地標─新北市美術館(簡稱新美館)隆重開館。上午11點,於新美館B3多功能廳舉行開館典禮,由新北市長侯友宜、新美館董事長劉和然、館長賴香伶共同主持,並邀請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以及國際文化藝術界的重要貴賓,包括東京森美術館館長片岡真實(Mami KATAOKA)、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首席策展人派崔克.佛洛雷斯(Patrick FLORES)、獨立策展人侯瀚如(Hanru HOU)、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首席策展人克拉拉.金(Clara KIM),以及荷蘭Nieuwe Instituut館長暨藝術總監陳伯康(Aric CHEN)等五位新美館國際顧問團成員,盛大揭幕。

新北市美術館開館典禮,邀請國內外藝術家、知名美術館館長與策展人共同見證。

新北市長侯友宜致詞時表示:「我記得我在當副市長的時候,美術館因為大家都非常有共識。選在鶯歌這個好地方,因為鶯歌這個地方是一個藝術的重鎮,它結合三峽,結合鶯歌,結合土城,讓我們的藝術廊帶,有一個三鶯,一個文化的走廊。」新美館原有量體的建設經費是18億,加上周邊的設備跟設施總共支出經費是29億4000萬元,侯友宜指出,「新美館的誕生不僅是一個文化建設發展的一個裡程碑,更重要的是它是推動在藝術平臺的合作上能夠讓大家有參與分享的一個機會,更重要的我期待的是一個全民能夠參與共融以及能夠用生活美學的方式來創造一個全民的美術館,希望投下了更多的資源讓我們這座美術館所帶動的城市發展的過程當中,以文化觀光,城市景觀,生活美學三個大方向,讓我們三鶯文創變成四處可見。」在致詞中他肯定參與籌備與建設新美館的所有單位及人,同時也表達出他的期許:「我期待我們的新北美術館,不斷能夠跟我們國內外的美術館的機構,以及藝術文化的所有的喜好者,能夠緊緊的結合在一起,藝術是一個團隊,是一個合作,讓大家在合作的過程當中,讓新北美術館被看見,也能夠幫助臺灣在藝術的發展上,能夠努力的被全世界看到。」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市美術館不僅是推動全市藝文發展的重要建設,更是一座對全民開放、全齡友善的藝文場域,讓市民能夠親近藝術,感受文化魅力。

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則從中央角度給予高度肯定,她說:「每一個文化設施的落成都是讓我們的整個文化藝術工作往前邁進一步的一個里程碑。」因為文化設施作為公共設施是公共建築的一部分,但整體考量與一般公共建設略有不同,她指出:「文化設施它還得去思考一個怎麼樣呈現這個地方的風土,自然、人文,它要能夠展現過去,它也要能夠面對未來,所以,對於文化設施的每一磚, 每一土,每一個設施,每一個動作,其實建築師們真的花了很多,很多的心思想要讓它表達到更有土地的力量,也更有面對國際,面對未來的一個力量。」而最重要的目的,更應該是:「讓我們臺灣的藝術的能量能夠被國際看見,也要被我們自己臺灣的子弟們,讓我們的下一代也都能夠理解我們臺灣的整體的一個美術的一個能量。」

為展現「全民美術館」的多元視角,新北市美術館開館展覽橫跨典藏研究、在地創作、親子互動與國際策展四大面向。

新北市副市長同時也擔任新美館董事長的劉和然提到在籌備階段時:「就在市長這樣定調下跟館長,我們就開始不管是裡面的佈置跟策展,就在全民美術館這個角度,所以它一定是共同參與的,他也是共同創作的,他也是共同學習,所以共創,共學,共享是我們市長責成我們要在這個地方目標達成,所以空間的設計它是開放的。」開幕策展也就是朝著全民美術館的方向規劃,而教育需要從小做起,劉和然也提到新美館的角色:「未來將是一個平臺,所以我們會把這個平臺開放出來,所以,館長這一次在策展裡面我們設計了很多可以親子一起來的小朋友可以來學習的。我們未來這一所美術館是跟教育局會結合,我們會有一個年級的學生一定要來過新北美術館一趟,這樣子的藝術扎根可以從小就完成,從認知,技能,勤藝慢慢的落實在孩子身上。」

4月26日至6月1日連續六個週末,美術館戶外園區舉辦開館系列活動,結合白天的主題市集與夜晚的光雕展演,打造沉浸式藝術生活場景。(光雕秀-品牌動畫模擬圖)

具有藝術史及博物館學專業的賴香伶在去年接受任命擔任新美館首任館長,她在致詞中充滿感動地表示:「我們秉持侯市長全民美術館的理念,致力打造一座與社會對話與時代共振,鼓勵公眾參與具有反思性和連結性的一個國際的地方的美術館。它是一個可親近的文化空間,也是一個不斷學習分享的公共場域,新北市是山海共構、多元文化並存的城市,擁有非常豐富的自然地景和文化記憶,也曾經是臺灣90年代實驗藝術的重要基地。」同時她也提到開館就象徵著新美館連結藝術和社會的使命和承諾。

新北市美術館開館典禮,邀請與會來賓一同拋出彩帶,慶祝正式開館!(新北市美術館提供,攝影:林軒朗)

侯友宜提到:「姚大師對自己的要求非常的高,設計的外觀用蘆葦的象徵意象來呈現,那這個意象出來的時候我們非常擔心的事情,就是姚大師的作品非常難施作,也非常難維護管理。」設計新美館的知名建築師姚仁喜,也出席開館典禮,針對候市長的說法他則說是侯市長吃他豆腐:「事實上是這個這個建築物當然不是一個很簡單的建築,因為它是一座文化建築,我想我們到歐洲去看所有的文化建築,今天能夠看到的都讓人家觸動,都不是那種很平凡的建築,我希望這個建築不平凡,可是我們在設計的時候也都考慮到怎麼去清潔、怎麼去維護,包括這些設施都設計在裡面。」所以請大家不用擔心建築的清理問題,而對於新美館被美國150年歷史的建築師雜誌Architecture Record派人來現地參觀及專訪,和歐洲最有名的Plan建築雜誌刊載出來,他則回想起當初的構想:「當年我看到這個全民美術館的這個概念的時候,我們就想要創造一個不是一個傳統的藝術殿堂,而是一個大家都可以來享受,欣賞藝術,融在生活裡面的一個場域。那所以我們的設計比較特別的是在鋪在整個地面上的,緩緩沿著這個坡走上到最高點,可以看到整個大漢溪的藝術街坊。」

新北市美術館正式開館,即日起至6月30日,民眾可免費入館參觀。

新美館以「立基在地、面向國際」為核心使命,同步推出四檔開館展覽,包括「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基進城市」國際主題策畫展、「新店男孩:Don't Worry, Baby」新美館年度委製計畫以及「再自然不過的事」親子互動展,展現新美館作為「全民美術館」的核心理念,致力締造一個積極傾聽及回應、鼓勵參與和協作的文化新地標,並與市民、藝術家及社會創造對話與行動。

「往來/照見」由策展人白適銘及共同策展人鄒婷策劃,透過典藏梳理,探索新北市的藝術脈絡與城市發展軌跡。展覽回溯不同時期的文化生成與變遷,從現代美術至當代藝術的發展脈絡中,揭示出新北作為工業重鎮與文化都市的多重面貌。藉由細緻的歷史考察與藝術作品對話,展覽不僅保存地方記憶,更讓市民認識自己生活場域的文化積累與精神特質。

由策展人謝豐嶸、鄭慧華策畫的「基進城市」,集合25組國內外藝術家,探討都市流動性與多元文化交織的議題。新北市地處臺北盆地邊緣,與首都形成都市圈共生關係,本展以全球南方的思考回應都市現代化過程中產業興衰、勞動遷徙、空間變遷等現象。藝術家們透過裝置、影像、行為、聲音等多元媒介,重新描繪城市面貌,提出關於未來城市可能樣態的想像,也讓新美館成為都市再造思潮的重要策源地。

「新店男孩:Don't Worry, Baby」年度委製計畫則由藝術團體新店男孩與年輕新媒體藝術團隊XTRUX攜手創作,延續過去舊作精神,透過演算法、沉浸式投影與實體裝置,打造虛實交錯的場域。作品呈現一種模糊真實與虛構界線的生命景觀,呼應當代社會中個體與科技、自然、城市間錯綜複雜的關係。此展不僅展現新美館對跨領域實驗精神的支持,也回應當代藝術對於科技與生態議題的深刻關懷。

「再自然不過的事」則落實以親子族群為主體,於新美館「探索基地」及「新美聚所」展出。策展團隊打造通透無隔間的空間藝術裝置,取材自自然地景與人造環境的交融變遷,邀請民眾在參與創作過程中重新體驗自然律動。此展也是新美館全齡美感教育的重要展現,未來將陸續推動駐館計畫與共創行動,打造一個屬於所有人的學習與創造基地。

新美館不僅在展覽內容上展現國際視野,更積極推動智慧科技與永續建設,包括啟用電子看板系統、即時人流統計、多語系導覽(繁體中文與英文支援)等,全面提升觀展體驗,並且榮獲綠建築標章,打造一座兼具專業度、公共性與生態意識的「綠博物館」典範。

新美館位於一個擁有自然起伏、鄰近河流與山脈的美麗場域。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建築以『延續地景』為概念,讓建物與地形交融,創造出一個既開放又富有層次感的公共空間。希望來到這裡的人,不只是觀展,而是可以在自然、藝術、建築之間自由穿梭,感受到城市與文化生命力的流動。未來,透過多元展覽、研究、教育推廣、駐館計畫與跨界合作,新美館將持續深耕在地文化,同時拓展全球文化網絡,與全民共學、共享、共感,讓藝術真正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讓城市在文化中持續生長,走向更開放與永續的未來。

👉在雲端看見更多藝術品《191ART雲端美術館》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豪雨轟炸中南部

受低壓帶與西南風影響,雲嘉南地區昨晚起雨量持續飆升,週五前都不能掉以輕心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暴雨持續!氣象署發布12縣市豪大雨特報 南高屏恐「紫爆」

民視新聞網
02

台中某賣場「爆屎」影片瘋傳 業者澄清:是污水槽油脂

自由電子報
03

注意!雨神還沒走 明早中南部又有大雨、豪雨

自由電子報
04

中南部暴雨太誇張!氣象署被逼到推「8日累積雨量」 專家驚:從沒看過

三立新聞網
05

烏雲吞沒城市!台北101「85樓震撼視角曝」 拍攝者驚:像世界末日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西南氣流影響 10縣市炸大雷雨

CTWANT

國家級警報! 中南部10縣市慎防「大雷雨」

自由電子報

西南氣流強灌!12縣市豪雨特報 3地區驚見「紫爆」

鏡週刊

勞動部成立災後防護服務站及輔導團協助災區重建

TCnews 慈善新聞網

中南部大豪雨不停! 卓榮泰: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提升為「一級開設」

CTWANT

【水象星座運勢】8/3 巨蟹座沉著應對、天蠍座財務流動、雙魚座事業調整

太報

【火象星座運勢】8/3 白羊座旅行運旺、獅子座落實創意、射手座創造精采

太報

【土象星座運勢】8/3 摩羯座隨遇而安、金牛座家庭事務有變數、處女座往來奔波

太報

【風象星座運勢】8/3 水瓶座有表現機會、雙子座創造雙贏、天秤座計劃拍板

太報

住飯店別掛「請打掃」吊牌 專家警告:反成宵小破門暗號

鏡週刊

極端豪雨狂炸南台灣!7天降雨破2300毫米 雨勢這天趨緩

台視

西南氣流發威!高雄茂林7天累積雨量破2300毫米 逼近台灣年均量

新頭殼

55-64歲原民8/1起納入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 台東縣衛生局籲符合者踴躍接種

台灣好新聞

大雷雨轟炸! 近半台南淹水災情慘

CTWANT

罕見西南氣流!3測站雨量破紀錄 粉專:經歷近百年來峰值

CTWANT

要價1億罕病「AADC缺乏症」治療藥研議納保 明年健保執行預算近兆

CTWANT

監視器救命!獨居老翁低血糖倒地 專家籲長照3.0補「服務空窗期」

太報

超大豪雨續炸南高屏!「7天狂炸2300毫米」專家也驚 1年的雨1週全下完

三立新聞網

西南氣流持續影響! 南高屏山區警戒「超大豪雨」

自由電子報

大雷雨轟10縣市「超大豪雨」炸台南、高雄、屏東 又有8級強風來襲

新頭殼

實業家捐車善因緣 親送輔具見苦惜福

大愛新聞

高雄桃源3部落成孤島!衛生所長邱孟肇涉險 徒步背藥箱入山看診

自由電子報

西南氣流持續肆虐 8/3停班停課一次看(不斷更新)

自由電子報

氣象署發豪雨特報 苗栗以南縣市及台東警戒

中央通訊社

雨不停國!今南部恐仍有「超大豪雨」 降水量上看50公分

民視新聞網

「如大武山的父愛」 屏東縣表揚45位模範父親

台灣好新聞

全台停班課一覽/暴雨重創南台灣!南部3縣市、屏東9鄉 8/3停班停課

三立新聞網

暴雨持續!氣象署發布12縣市豪大雨特報 南高屏恐「紫爆」

民視新聞網

中南部暴雨寫歷史!又有3測站雨量創紀錄 粉專:正經歷近百年來的峰值

三立新聞網

黃國昌推核三延役 被嗆「莫惹屏東人」

自由電子報

中南部暴雨太誇張!氣象署被逼到推「8日累積雨量」 專家驚:從沒看過

三立新聞網

氣象署發豪雨特報 台南及高屏山區防超大豪雨

中央通訊社

清心「好吉杯」笑翻暑假!聯名吉娃娃厭世萌杯8/1登場,38週年加碼經典小燈箱

姊妹淘

強降雨又逢花蓮地震 陳其邁籲避免進入山區活動

新頭殼

崑大推動全民共享海洋樂活休運系邀樂齡體驗SUP立槳

勁報

工地積水變「大水池」 擋土牆緊鄰民宅 住戶憂牆塌屋倒

EBC 東森新聞
影音

溪水暴漲!台9線大溪段塌陷 電線桿「剩頂部」

EBC 東森新聞影音

溪水暴漲!台9線大溪段塌陷 電線桿「剩頂部」

EBC 東森新聞

大浪洶湧! 東琉線船班成「海盜船」 搭乘遊客仍不減

EBC 東森新聞

擋土牆滑落300米毀民宅 廚房廁所破大洞 住戶無助崩潰

EBC 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