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搶不走水電工工作 美財經專家:技術工未來將成就業市場「避風港」
美國知名財經節目主持人暨藍領工作倡議者麥可.羅(Mike Rowe)近日在賓夕法尼亞州舉行的能源創新峰會上發表談話,直指人工智慧(AI)儘管快速重塑全球就業市場,但對焊工、水電工、管線技師等傳統技術職業的取代力有限,這些行業反而在未來幾十年內將成為就業市場的「避風港」。
他指出,過去十多年,美國社會持續強調學習電腦編程與軟體開發,「但AI的進展,恰恰是衝著寫程式的人來的」,他語氣堅定地說:「它不會搶走焊工的電焊槍,也不會裝配電線。」這番發言獲得與會產業代表的熱烈迴響。
持續將近20年的警訊未獲重視
在他發言背後,顯示出全美技術工人市場長期陷入供需失衡的結構性危機。麥可.羅指出,目前全美技術人員正快速老化,每年平均有5名技職工作者退休,卻僅有2人進入這個行業。他強調,這個警訊早已持續將近20年,卻一直未獲得主流媒體足夠重視。
根據麥肯錫顧問公司最新發布的報告,儘管藍領勞動人口持續萎縮,但由於美國基礎建設計畫展開、住宅與商業不動產重整擴張,以及能源轉型工程加速推進,未來對技術勞力的需求勢必高漲。報告指出,混合辦公空間的興起,亦加劇了營造業對室內改造與設施技師的依賴程度。
美國營造承包商協會(ABC)運用其預測模型計算指出,2025年營造業為滿足市場需求,需新增43.9萬名工人,而2026年則需再補充近50萬人。該協會首席經濟學家阿尼爾班.巴蘇(Anirban Basu)進一步指出,若人力缺口未能補足,恐引發勞動成本上漲,加劇原物料價格波動,對整體建案財務規劃造成沉重壓力。
製造業產能下滑削弱美國戰略地位
羅也提到,這種藍領勞力枯竭的狀況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攸關美國國家安全。他在2024年6月曾警告,一旦國內技術勞工斷層導致製造業產能下滑,將嚴重削弱美國在全球供應鏈與工業安全上的戰略地位。
長期推動職業技術教育的麥可.羅呼籲,美國應立即調整教育與就業政策,為青年世代鋪設通往技職之路。他強調,幾乎所有依賴技術工人的大型企業如今都正面臨人才招募的困境,這是一項「持續被忽視但極其嚴重的問題」。
責任編輯:許詠翔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
‧一個中心就要幾座胡佛水壩發電量 網路、AI都是吃電怪獸 美商界、政界呼籲核電復興
‧AI和自動化哪裡不同?為何43%美國人對人工智慧持負面觀感
(推薦閱讀)這些業別較不怕工作被取代 民調顯示高比率美國上班族不知AI搞什麼
‧這些業別較不怕工作被取代 民調顯示高比率美國上班族不知AI搞什麼
留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