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仁健觀點》「團結」為何蔣介石說得賴清德就說不得?
Newtalk新聞
「rết lắm chân」這是一句越南成語,由3個越語單字組成。若用中文直譯:第1個字是「蜈蚣」,第2個字是「很多」,第3個字是「腳」。組合起來這句越南成語就成了:「蜈蚣有很多腳」。
那麼越南語裡的「蜈蚣有很多腳」,究竟是要表達什麼意思?難道是說:女人就該擁有很多鞋?當然不是,其實這是世界各大洲很多國家共同的立國格言,翻成中文應該是說:「團結就是力量」。
歐洲的荷蘭與比利時,都用拉丁語「Concordia res parvæ crescunt」(團結能使細小的茁壯)當成立國格言,後來美洲的海地及亞洲的馬來西亞也用。
不過在中文世界裡,有些人卻將拉丁語中的「Concordia」翻成「統一」,這就差很多了。在羅馬神話中,「Concordia」是和諧,或者說是和睦的女神,因此那只是求同存異的「團結」,而不是國民黨堅持的:老子才不管你信不信,只問你服不服的「統一」。
無奈國民黨與共產黨,都是蘇聯在中國所扶植的附隨組織。這兩個獨裁專制的列寧式政黨,雖然在中國時打得要死要活,卻標榜著同樣的口號,唱著同樣的軍歌,甚至在愚民教育上,都在歌頌「統一」與神話「統一」。
2025年7月26日,針對24位國民黨區域立委第一波大罷免結果揭曉,一如本魯的烏鴉嘴,全數槓龜。而據《中國時報》報導,府方人士透露,因為颱風來襲而暫停的「團結國家十講」,將與各社團商討確認時間地點後續辦,並從先前中斷的「第五講」外交議題續講。消息一出,各界譁然。
信仰本土的台派陣營,對於第1波罷免投票前的「團結4講」,心裡的圈圈叉叉就一大堆,能勉強忍住在選前不吐槽,就已經是對民進黨中央最大的包容。就連本魯這種只是看熱鬧的鄉民,選後都忍不住寫了〈讓大罷免秒變大失敗的「金孫十講」〉。
至於國民黨的反應就更激烈,選前公開叫囂「基隆人比較賤」、「給他們一個閃亮的巴掌」、「麻煩你噤聲」、「我們應該是那Top One Percent」、「大罷免大成功想罵髒話」、「基隆像是文化沙漠」、「火星來的」、「我一直認為罷團是一些社會邊緣人的集合」、「罷團是狗狗吃壞肚子所出來的東西」的黨國媽寶立委,基隆三阿舍之一的林沛祥就說:
「這代表賴總統將繼續進行823大罷免行動,心中還想著選舉。因為所謂團結十講,過去全部是談亡國感、抗中保台、挑釁大陸等。代表賴總統及身邊幕僚,預測藍軍大勝後會鬆懈,823仍有機會一搏。」
罷免投票的選後覆盤,不是鍵盤小五郎的守備區,本魯也不多談。但有鄉民私訊問道:為何蔣介石是沒有選票基礎的總統,他可以整天對著台灣人高喊團結。但透過大選一票一票選出來的總統賴清德,呼籲大家團結就被黨國餘孽及兩蔣鷹犬罵到臭頭,背後原因究竟是什麼?
「新蘭亭」是用來種新蘭花的嗎?
本魯的指導教授李筱峰老師,這應該算是「台獨頑固分子」了吧?不過他總是鼓勵學生,必須認真鑽研中國史,尤其是國立編譯館的統編本歷史課本裡,總是輕描淡寫,簡單帶過的金陵六朝。
「士林官邸公園」因為不收費,地點又在天龍國,周邊道路方便遊覽車停車等人,所以就成了中國低價旅遊團最愛去的景點。本魯因從小就住北投,也常在此廝混,有一次就看到一位導遊,很認真地向中國遊客介紹公園裡的新蘭亭:
「這裡是蔣介石與宋美齡的御花園,宋美齡很喜歡蘭花,因此這裡有了一座培植蘭花的溫室。來,這座古色古香、富麗堂皇的中式四角亭,就是新蘭亭。這裡還有一塊碑,大家可以在這裡拍照。」
這位導遊說錯了嗎?還是說謊了嗎?就像國民黨的統編版歷史課本,他們不是說謊,他們只是把歷史中最重要,最不願讓人知道的那一部分給隱瞞了。
蔣夫人確實很愛蘭花,因此士林官邸花園有栽培新蘭的溫室,說這裡是新蘭亭,乍聽之下也很有道理。但問題是導遊就已經說了,這裡有一塊碑,還要大家去拍照,難道那些中國遊客看了碑上的文字,就不會發現導遊介紹的有問題嗎?
還好碑上的文字,密密麻麻的都是正體字,大部分的中國遊客懶得看,或者是看不懂。當然一定也有程度好到能看懂的遊客,但在中國那個神奇的國家,越是看得懂的人,越懂得明哲保身,也就越會裝傻裝裝聾裝死。
王羲之為何會寫「蘭亭集序」?
既然有「新蘭亭」,一定還有個原來的「蘭亭」吧?蘭亭是中國浙江省紹興的一個文化古蹟,是東晉書法家會稽內史王羲之的園林。
東晉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與謝安、王獻之等40多位名士,在此舉辦修禊集會。王羲之在「微醉之中,振筆直遂」,寫下了「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
317年中國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就是我們歷史課本上說的「五胡亂華」,晉懷帝與晉愍帝先後被俘殺,琅琊王司馬睿在群臣擁戴下,在建康(今南京)登基為晉元帝,史稱東晉。東晉與先前三國時期的東吳,以及其後的宋、齊、梁、陳,合稱為六朝。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唐代詩人劉禹錫所寫的詩《烏衣巷》,裡面提到的「王謝」,也就是王導與謝安這兩位東晉宰相。
東晉皇室的司馬氏,在政治上威望不夠,朝政先被琅琊王氏的王導操控,之後又由陳郡謝氏的謝安及謝玄等繼續把持。
東晉的世家大族,又分僑姓與吳姓,僑姓指的是五胡亂華後南遷的王、謝、袁、蕭等豪門;而吳姓則是東漢起南下,當時已世居於江南的朱、張、顧、陸等豪門。
東晉的司馬氏政權要靠世族的支持才能維持,但無論僑姓或吳姓,都不可能忠於司馬氏。他們都大量招募平民來當佃客(佃農)部曲(家兵),人力資源充足。
有了佃客與部曲後,這些世家就開始掠奪地理資源,封鎖傳統上公有的山澤,納為私有後生產民間不可或缺的物品,如柴薪或水產等出售牟利,或對使用山澤者收費,因此稱為「封山占澤」。
世家大族擁有了佔地聚斂的田地及山澤,還有人數眾多的私家部隊(部曲),東晉的皇帝若想擴張權力,世家大族必然反對,導致衝突內亂,皇室又必須依賴其他世族力量將其平定。另一方面,這些世家大族之間也不斷在合縱連橫。
其實在江左建立的這金陵六朝,無論皇帝還是丞相,與大一統的其他朝代相比,都只是個部落頭目。因此無論僑姓與吳姓,都是「遷佔者殖民主義」(settler colonialism),就是失去母國的流亡式殖民政權。
一個總統敢殺人另一個卻不敢
從這個角度來看,王羲之的蘭亭修禊,當然不只是流亡殖民政府下,有些難民集團的文人雅士在附庸風雅,而是一場政治表態的大拜拜。殖民者要招安被殖民者,在武力鎮壓之後,還是會丟一點胡蘿蔔下去的。
1950年蔣氏父子倉皇辭廟,流亡來台。在士林官邸一腳的「壽亭」,原是為蔣介石作壽的地方,請了外省籍詩人代表監察院長于右任,以及考試院長賈景德,會同本省籍詩人黃純青,薈集全國詩人,抒發故國情懷,得詩詞157首,表現文人雅趣。
新蘭亭碑由黃純清撰文、賈景德書寫、于右任題額的「新蘭亭記」,仿東晉王羲之「蘭亭集序」的典故。當然,這種殖民者招安被殖民者的政治大拜拜,美其名為「以詩會友」,或說是高清版的「兩岸一家親」,在台灣也不是兩蔣父子首創,而是日本首任文人總督田健治郎。
蔣介石能在官邸花園裡搞政治大拜拜,用附庸風雅來向被殖民者招安,「團結」背後的基礎則是先有228大屠殺與白色恐怖,棒子砸完了才丟胡蘿蔔。
賴清德與蔣介石一樣,雖然都是總統,也都在高喊「團結」。但一個敢殺人,另一個不敢。雖然那些無恥的國民黨走狗,選前一直堅稱賴清德會宣布戒嚴。
「團結」為何蔣介石說得賴清德就說不得?因為真正殺過人的戒嚴總統喊「團結」,黨國餘孽還尊稱他是人類的救星,世界的偉人,自由的燈塔,民主的長城。但沒殺過人也沒戒嚴的總統喊「團結」,兩蔣鷹犬卻喊著要他下台吧?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