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媒體警察的日常:按讚、負評與打卡魔人!
文/我的瑪麗;譯/蕭家如
我們店裡有所謂的「社群媒體警察」,他們會用店名搜尋,看看大家在網路上寫了些什麼評論、上傳了哪些照片,可以說是我們店裡的巡邏警察。IG、推特以及 Google 評論都是我們搜尋的對象。雖然這是份外工作,但大家都很認真地執行。我主要負責的是推特,除了用店名搜尋以外,我還會用店名+地名、地名+咖啡店等關鍵字,想辦法把與店裡相關的評論都找出來。通常我看到的都是一些「終於去了嚮往已久的○○」、「○○超讚!」之類讓人開心的貼文。但偶爾也會看到覺得「為什麼要特別發這種廢文」的評論,會發這種東西的人大概也是那種會到處引戰的鍵盤俠,所以不理他們。最近甚至連老闆都開始用手機搜尋我們店裡的評價,真的還滿有趣的,有一天他很生氣地說:「Google上面竟然有人說我們的咖啡很難喝,那個人是舌頭有問題吧!」
我有一些朋友也在咖啡店工作,大家都不約而同地表示「每天都會搜尋自己店裡的評價」「有時候看到一些留言會覺得『這誰啊?!』」看來其他店家也都有自己的巡邏警察。「每次看評價心情起伏都很大」「誰不會在意啊!」大家聊到這個話題時都很有共鳴,畢竟現在就是社群媒體的時代,只要稍微有點名氣的人幫忙宣傳就很容易爆紅。一旦爆紅客人就會變多,有些客人還會在結帳時說「我是看到○○在IG上說他來這裡,所以才會過來的」。有時覺得最近怎麼生意特別好?往往都是因為有藝人來過或者是在推特上爆紅,幾乎都跟社群媒體脫不了關係。除了藝人之外,有時候也可能是咖啡店愛好者或是美食網紅幫忙宣傳,雖然大部分的情況都讓人非常感激,但社群媒體上的貼文有時也會讓人覺得不愉快。
以客群來說,使用IG的年輕人比較多,就像現在流行的「打卡照」一詞一樣,有些人非常熱衷拍出「適合打卡」的照片並上傳到IG。「來咖啡店」這件事雖然看似稀鬆平常,其實也是值得紀念的回憶。所以在看到客人拍下餐點、人物的照片時,我們也會會心一笑。只是,有時候也希望客人節制一點。
「讓您久等了~」當我兩隻手端著餐點過去時,有些客人會無動於衷地繼續拍照和忙著修圖;我幾乎要脫口而出說:「你不把杯子和濕毛巾移開2,我要怎麼上餐?」但這自然而然的小事,又不必多說,我便默默地站在一旁等待。通常這種時候,比較細心的客人會很快把桌面清出空間讓人上餐,但是顧著手機的客人會繼續看著手機,挑選他們覺得拍得最好看的照片、不然就是忙著上傳貼文,這也難怪會有人被酸是「打卡魔人」。IG有一個叫做限時動態的功能,跟普通貼文不同,能夠用來分享比較日常的內容,可以上傳照片、影片,甚至能直播;有些人會沒經過任何人同意,就擅自把店內拍攝一圈然後上傳到限時動態,這樣的行為是我沒辦法接受的。
最讓人頭痛的是,拍攝照片或影片的人本身並沒有惡意,但考慮到這是公開在網路上的東西,拜託能多替別人想一想。好歹也瞭解一點「網路素養」,難道都把店員當成是背景道具嗎?我們經常會發現自己被偷拍的照片或影片在網路上到處流傳。每次在搜尋店裡的評價時看到這些內容,心中都有怒火,我們根本沒同意被拍照,也沒同意被上傳;要上傳至少也用私人帳號吧!明明有些人還會很貼心地幫照片中拍到的其他客人和店員打上馬賽克,這些什麼都不管的人到底是怎麼樣啊?真的是讓人越想越氣。
同事甚至還因為有人在推特上上傳了可以清楚看到她長相的照片,讓她覺得很不舒服,所以特地辦了一個免洗帳號私訊對方刪除照片。雖然我覺得她特地辦一個免洗帳號有點好笑,但這確實是最好的作法。我有看過對方的帳號,那個人在個人簡介的地方寫「50yearsold.」,令人驚訝。本來還以為會做這種事的人應該是不懂事的小屁孩,沒想到對方已經老大不小了,而且因為那則貼文有不少人按讚,他還不太想刪除。(我心想:我就知道是那種追求按讚數的乞丐!)同事因為這件事感到很生氣,她說「為什麼我要為了這種五十幾歲的阿伯,特地辦一個免洗帳號來告誡他?」說得太對了。大家在社群媒體上發文時,還是要謹慎一點啊。
雖然我們通常都是主動搜尋評價的一方,但偶爾也會遇到客人主動來報備的狀況。大概是兩年前,有一位當時常來店裡的中年男客人,在我送咖啡過去時,吞吞吐吐地說:「呃…那個……」然後他緩緩地拿出手機,我本來還以為他想要做什麼,結果他只是給我看了他的推特畫面,接著興奮地說:「我最近發現了你們這家店,我覺得很棒,所以在推特上分享。」在那則貼文裡,他努力地在一百四十字的字數限制內,用簡潔有力的文字描述了我們店的魅力,還附上了四張美照,而且都很完美地沒有拍到任何人的臉;他甚至連店門口都拍了進去。
「只是要跟我說這個嗎?」我心裡納悶。但還是跟他道謝:「謝謝你幫我們拍得這麼漂亮,還特地幫我們宣傳」。結果他垂下肩膀,喃喃自語「……只有……」「什麼?」他眼神空洞地回我「只有九個讚……」「我本來還以為會有很多人按讚」他說,這讓我一時之間也不知該如何回應。不過我可不是第一天接觸社群媒體,別小看平成出生的網路世代,我溫和地問他:「是不是因為帳號的追蹤人數沒有那麼多?」但看了他的帳號後,發現追蹤人數將近六百,其實還滿多人的。「可能跟,像是發文的時間也有關係」「……」「按讚數不代表一切啦」「……是這樣嗎」。我覺得自己一點都沒有安慰到他,不過,我讚美他說「你把我們店拍得很好看」時,他看起來有一點恢復精神了。
等那位客人離開之後,我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另外兩位同事。除了宣傳我們店的推文外,我們還看了他發的其他文,發現他大部分PO的都是關於保護流浪貓的溫馨文字,搭配了一堆表情符號,感覺就是一個好人。因為大家都覺得他有點可憐,就提議「不然我們三個都用私人帳號去按讚,幫他湊到十二個讚吧!」結果後來我們都忘記這件事。不過,他還是有在網路上持續幫咖啡店宣傳,毫不氣餒,真的是一個超級大好人。所以很自然的,從那之後他的綽號就是「九個讚」。
雖然前半段寫了一些比較嚴肅的話,但我是很感謝大家能夠跟別人推薦我們這家店。非常謝謝那些留下「好好吃」「還想再去」這類評論的人,而且拍照技術厲害的人也多到太誇張了吧。自己做出來的東西能成為某個人的回憶片段,讓我覺得很開心,也讓我覺得一切的努力都很值得。這些評論、貼文讓我們有幸一窺客人的美好回憶。我自己的話,其實不太會告訴別人我真正喜歡的咖啡店,就算是想要在日後回味在某家店度過了美好時光,也只會上傳照片(但不會附上文字說明)當作紀錄。
社群媒體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樂趣,讓你可以跟不認識的人分享自己喜歡的事物,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想要讓別人看到自己眼中的世界,這是很自然的念頭。不過呢,比起一直盯著手機螢幕,還是更希望大家能好好享受當下在咖啡店度過的時光,這可能算是作為店員的任性要求吧!或許是跟人悠閒地聊天,或許是沉浸在自己帶來的書,希望大家都沉浸在當下。同時,社群媒體警察今天也一樣充滿活力地在網路上四處巡邏,並用私人帳號默默地按讚。
2譯註:日本餐飲業的店家有提供濕毛巾的服務。由於高溫潮濕的氣候加上喜愛乾淨的個性,因此餐飲業店家會在客人入座後提供溼毛巾給顧客擦手。一般在夏天會提供冰涼的溼毛巾,等到冬天則會提供加熱過的溼毛巾。
※ 本文摘自 《沒常識的咖啡店》,原篇名為〈社群媒體警察〉,立即前往試讀►►►
《沒常識的咖啡店》電子書 - ☕︎ 歡迎光臨,這裡是讓人不再迷惘的咖啡店 ☕︎顧客不是最大的員工才是「會讓員工感到不舒服的人就不是我們的客人」好想潛進去。好想被取奇怪的綽號。那個曾經活得戰戰...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