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政奭《我和我的殭屍女兒》其實是青春期隱喻電影:你願意愛正在變成陌生人的孩子嗎?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開始情緒暴衝、語言帶刺、行為失控,父母常說:「像變了一個人一樣。」但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真的「變成殭屍」了,你還會愛他嗎?
韓國今年最催淚又爆笑的電影《我和我的殭屍女兒》,正是以這樣荒謬卻讓人共鳴的設定,打中了無數爸媽的心。上映不到一週便強勢擊敗《F1電影》《全知讀者視角》,奪下韓國年度開票冠軍,更刷新韓影史上喜劇電影開片票房紀錄。主演曹政奭與導演畢鑑盛5日正式抵台宣傳,與台灣媒體暢談這部笑淚交織的殭屍親情片。
「如果收到殭屍警報,我會先找家人」——影帝爸爸最在乎的,始終是家
南韓影帝曹政奭甫以《醫生耀漢》拿下百想藝術大賞最佳男主角,這次來台推廣新片,戲裡戲外都是爸爸的他,也坦言許多演出靈感都來自自己的真實育兒經驗。他受訪時笑著聊起5歲的女兒,語氣柔軟得像是在說一則甜甜的床邊故事。
「她很喜歡唱歌,不是唱韓文喔,是用一種我也說不出的外星語唱歌。連她媽媽都聽不懂,只有我知道那是我們之間的語言。」說到這裡,曹政奭露出了讓全場融化的爸爸笑容。戲外的他愛開玩笑、也愛被女兒搔癢,形容他們就像「湯姆貓與傑利鼠」,一追一逃,彼此陪伴。
被問到若現實中真的收到殭屍警報,他第一反應毫不猶豫:「我會先確認我的家人在哪裡,想辦法帶他們去安全的地方。如果真的逃不了……那我就會模仿殭屍,假裝自己也是一隻!」這樣有點耍寶、卻溫柔到底的反應,讓人更明白他為何能詮釋出電影中那個「即使女兒變了,也不放手」的爸爸角色。
青春期的孩子變得不一樣!《我和我的殭屍女兒》其實是青春期的隱喻
《我和我的殭屍女兒》改編自漫畫,故事描述在殭屍病毒爆發的首爾,一位單親爸爸正桓(曹政奭 飾)發現女兒遭到感染,卻選擇不放棄,而是憑藉飼養老虎的經驗,一步步教導女兒控制慾望、學會與人相處,重新融入世界。
這樣的設定乍看荒謬,但對許多家長而言,卻像極了現實裡與「變身中的孩子」相處的日常。當孩子情緒化、不受控、不再親近,大人們常常感到手足無措,而電影裡的正桓,用耐心與信任慢慢等著女兒回來的過程,讓觀眾不禁思考:如果我孩子真的變成殭屍,我會怎麼做?
許多爸媽看完後都忍不住說:「這不就是我家青春期那隻嗎?」比起驚悚、血腥或災難,《我和我的殭屍女兒》真正描寫的,是愛與陪伴的極限實驗。它提出的問題很簡單,卻足以打開每位父母的心防:你願意愛一個正在變成陌生人的孩子嗎?
曹政奭:「這次不是演爸爸,是演我自己」
這不是曹政奭第一次演出父親角色,卻是第一次,他感受到角色情感與自己高度重疊。他坦言:「以往演的爸爸多半是背景設定,這次卻是以父愛為整部電影的核心。有好幾場戲我都忍不住落淚,真的太有感了。」拍攝時甚至曾因情緒太強烈而中斷,只為重新抓回那份熟悉的父親心情。
他與崔惟理飾演的女兒之間,有一種像真父女般的情感節奏。從一開始的不理解、對抗,到後來一起洗澡、一起笑、一起逃,觀眾看著他們的關係蛻變,也跟著被療癒。尤其是一幕他把手貼在玻璃上對女兒說:「就算妳變了,我還是會守著妳」時,戲院中傳來一片抽氣聲。
這部片並沒有殭屍片常見的屍潮與血腥畫面,反而以幽默包裹真情、用荒誕對照現實。配角如李姃垠飾演的毒舌媽媽、曹汝貞飾演的初戀情人,以及超搶戲的「貓咪」都讓整體節奏既輕盈又飽滿。拍戲期間,演員群甚至組了一個名為「殭屍女高同學會」的群組,感情好得像真的高中同學會一樣。
電影後半段節奏由笑轉淚,劇情越走越深,直到觀眾發現:這不是一部關於病毒的電影,而是一部關於「不管你變成什麼,我都愛你」的作品。
看殭屍片哭得最慘的是爸媽,我們都是女兒/兒子傻瓜
《我和我的殭屍女兒》真正溫柔的地方,是它讓人相信,即使妳變得不一樣、即使我們之間有距離,我還是會用盡全力愛妳。那是身為父母最誠實、最堅定的承諾。不是恐怖片,是愛情片——只是對象換成了孩子。
看完電影的那一刻,爸媽會忍不住想多擁抱一次孩子,想起那些曾經不被理解的夜晚,與那些看似混亂卻深藏愛意的日常對話。這是給所有家長的一封信,也是一面鏡子。
《我和我的殭屍女兒》全台熱映中,建議觀影時攜帶一包面紙,還有一點幽默。因為看著看著,你會發現:我們不只是觀眾,我們都是那個「你變成殭屍,我一樣愛你」的曹政奭。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延伸閱讀:
曹政奭宣傳新片《我和我的殭屍女兒》,時隔七年再度來台,看他飾演願為女兒失去生命的勇敢老爸
《機智醫生生活》暖爸曹政奭真的升格當爸啦!老婆Gummy平安誕下女兒,「未來想當讓孩子驕傲的父親!」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