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碳排放再不減速,1.5°C 升溫門檻三年內將被耗盡
根據《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期刊最新發表的全球氣候變遷指標研究,若現今碳排放維持不變,全球剩餘的 1.5°C 升溫「碳預算」僅剩約 1,300 億噸二氧化碳(以 2025 年初為基準),預計不到三年就會完全耗盡,1.6°C 和 1.7°C 門檻也可能在九年內被突破。由里茲大學普里斯特利氣候中心主任 Piers Forster 教授領銜的國際團隊指出,近年溫室氣體持續創新高,全球溫度與升溫速率皆達空前水準。2024 年全球地表溫度比工業革命前高出 1.52°C,其中 1.36°C 可明確歸因於人類活動。
報告指出,2024 年高溫其實已經成為「危險的新常態」,且人為暖化推升溫度至紀錄新高。雖然一年突破 1.5°C 並不代表正式違反巴黎協定(需數十年均溫超標才算),但顯示氣候政策與減碳行動遠遠跟不上需求。長期來看,2015-2024 十年間,全球均溫已比前工業時期高 1.24°C,幾乎全數來自人為溫室氣體排放(1.22°C)。這十年人類每年排放約 530 億噸 CO₂,主要源於燃燒化石燃料及毀林。
碳排主要源於燃燒化石燃料及毀林
隨著人為排放與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飆升,以及硫氧化物減少造成「降溫氣溶膠」效應衰退,地球能量收支失衡,熱量持續累積,導致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加劇、海洋增溫、冰層消融與永凍土融解。2019-2024 年間,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 26 公厘,升幅是上世紀初年均 1.8 公厘的兩倍以上。自 1900 年以來,海平面總計已上升 228 公厘,對低窪海岸地區和生態造成巨大威脅。
氣候學家強調,1.5°C 的「安全窗」正迅速關閉,下一個十年內的排放量將決定地球何時、以多快速度突破 1.5°C。報告呼籲,必須立即大幅減少化石燃料和毀林導致的 CO₂ 排放,才能避免氣候衝擊持續惡化,守住巴黎協定目標。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首圖來源:CC0 Public Domain(CC BY 4.0)
圖片來源: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CC BY 4.0)
參考論文:
1、Indicators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2024: annual update of key indicators of the state of the climate system and human influence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
延伸閱讀:
1、科學家證實「亞馬遜雨林碳排量已超越吸收量」!該區年排放10億噸二氧化碳
顯示全部
留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