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不只骨頭會退化,腳趾肌腱也會!「爪狀趾」嚴重恐致截肢...醫師教你每天4動作5分鐘,讓腳趾更有彈性~

良醫健康網

發布於 06月13日01:00 • 朱家宏

現代人對骨質疏鬆與關節退化的認識已有普及,但對「肌腱退化」卻常被忽視。長期穿鞋使腳趾無法活動,尤其是小腳趾肌腱長期閒置導致功能失衡,也會引發爪狀趾。(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醫生,請你把我這根腳趾頭剁掉,好不好?」這句話讓足踝專科名醫朱家宏醫師當場愣住——竟有病患主動要求截肢?追究原因,原來是一雙外觀駭人的變形腳趾,俗稱「爪狀趾」,看起來就像武俠小說中所形容的五陰白骨腳。

朱醫師指出,該名長者的爪狀趾已經發展成僵直型,屬於多年累積而成的慢性變形。然而,許多患者往往拖延就醫,是因為初期症狀並不明顯,且並不特別疼痛。疼痛通常來自於腳趾弓起後與鞋子摩擦,或是腳掌負重異常所致,而這些情況多可藉由穿著特製鞋墊或較寬鬆的鞋子來緩解。至於外觀問題,因腳趾平時包覆於鞋內,尤其是年長族群,往往不太在意。

對於這樣的症狀是否應考慮截肢,朱家宏醫師在他的著作《自己的腳痛自己救》中提到,截肢雖然看似快速解決,但只要趾頭仍具功能,就不該輕易切除,否則可能影響鄰近趾頭排列,產生新的問題,如同缺牙後牙列歪斜的情況。

他強調,爪狀趾的治療不僅關乎肌腱與關節結構,更需從病因出發,才能取得理想結果。爪狀趾主要可分為三大類型成因:退化、外傷與神經病變,各有不同應對策略。

退化型爪狀趾:小趾肌腱退化,需持續運動腳趾改善

朱醫師指出,現代人對骨質疏鬆與關節退化的認識已有普及,但對「肌腱退化」卻常被忽視,因為市面上缺乏相關商品宣導。然而,長期穿鞋使腳趾無法活動,尤其是小腳趾肌腱長期閒置導致功能失衡,也會引發爪狀趾。

對於這類患者,朱醫師建議先從腳趾運動與自我復健著手,例如將腳趾往下壓、模仿抓握動作,甚至嘗試用腳趾抓取物品,有助於減少足底壓力與改善症狀。只要尚未進入僵直期,持續運動往往可明顯改善,不必急於手術,但絕不能半途而廢。

外傷型爪狀趾:肌肉攣縮導致變形,鬆解手術快速有效

有些人曾遭受骨折等外傷,雖然傷口表面癒合,卻在幾個月後出現爪狀趾。朱家宏醫師解釋,這常是「腔室症候群」所致——外傷造成的小腿腔室充血、缺氧,進而引起肌肉攣縮。

這類狀況常見於肌肉受損後引發的不平衡,需針對攣縮區域進行肌肉鬆解術。朱醫師提醒,有些醫師若未受過足踝專科訓練,直接從腳趾部位進行鬆解,恐怕效果有限且造成較大傷口。正確作法應依據攣縮部位,選擇後腔室或前腔室肌肉鬆解,必要時搭配骨骼縮短術或關節整形術,才能真正改善。

神經病變型爪狀趾:治療需全面評估與個別規劃

若是因小兒麻痺、腦麻、糖尿病足等神經病變所導致的爪狀趾,其治療更為複雜。朱醫師表示,這類患者往往伴隨多重問題,如垂足、肌腱攣縮等,不只侷限於腳趾變形。

這時候,不能單靠鬆解術解決,而需整體評估,包括病患是否因為長期用前腳掌著地而導致肌肉力量分布不均、功能障礙等。因此醫師須與病人充分溝通,針對其生活需求進行客製化的治療,避免治標不治本。

醫界重視提升,小趾健康不可忽略

朱家宏醫師也指出,在過去足部醫學中,醫界普遍重視後足與大拇趾,小趾則長期被忽視。然而,隨著生活品質提升與機能醫學推廣,諸如「爪狀趾」與「蹠痛」等「小趾疾患」也逐漸受到重視。

近年來,台灣足踝醫學會針對這些症狀的討論已顯著增加,顯示醫界對「小趾健康」的重新認識與重視。朱醫師強調,像爪狀趾這樣的問題,若未探究其深層病因,常難以得到良好治療成果。他呼籲,無論是醫師或患者,都應提升對足趾功能與健康的認知,才能真正走出病痛,邁步健康人生。

書籍介紹

自己的腳痛自己救:足踝專科名醫教你遠離痛風、凍甲、腳麻、拇趾外翻、腳踝扭傷、足底筋膜炎
作者:朱家宏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8/12/25

作者簡介
朱家宏

▌為台灣少數專精足踝外科的醫師之一,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日本奈良醫科大學足踝關節外科進修,美國辛辛那提大學聖瑪麗醫院足踝外科進修。
▌現任台中行健骨科診所院長、足踝醫學會常務理事。秀傳醫院、林新醫院兼任手術醫師。
▌曾任台中榮總骨科主治醫師、彰化秀傳醫院足踝中心主任、東海大學講師。
▌專長:足踝外科、創傷外科、下肢複雜骨折、關節重建、運動醫學。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林勻熙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2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3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4

23歲女孤獨死1年「遺體如木乃伊」 向AI求救訊息令人鼻酸

中天電視台
05

愛吃「2美食」要注意!台中婦頭暈送醫驚罹大腸癌 醫:小心7徵兆

鏡報
06

「喪屍煙彈」暴增3倍!本世紀最危險毒品肆虐 醫:令人性情大變

中天電視台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