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成負名詞!民調:6成認為發生不少弊案、不應大規模增建
Newtalk新聞
民進黨政府大力推動能源轉型政策,增加光電規模。但光電弊案叢生、這次風災,更造成光電廢棄物處理困難。「風傳媒」今(11)日發布民調指出,6成民眾同意「台灣推動光電的過程中,曾經發生不少弊案」。同時,也有6成左右認為,「應該檢討能源政策,光電不該再大規模增加擴建」,
「風傳媒」表示,今年是台灣能源轉型重要里程碑,零核電的台灣,全力衝刺綠能的政策壓力更加沉重。據統計,截至2024年11月底,國產署經管國有非公用土地,已提供設置太陽光電設施共50案,面積高達近430公頃。然而,過去9年太陽光電案場的「大躍進」,卻衍生了諸多弊端,從拿走土地租金與開發費的綠電蟑螂。最高檢察署截至去年底,共查獲135名被告,為此身陷囹圄的,不僅有前綠委陳啟昱、前台南經發局長,還有7位鄉鎮首長及多位地方民代。
「風傳媒」民調詢問受訪者,「根據一些媒體的報導『台灣推動光電的過程中,曾經發生不少弊案』,您同不同意這樣的說法」?
結果顯示,有60.5%民眾同意(32.6%很同意、27.9%還算同意);14.6%不同意(10.5%不太同意、4.1%很不同意),24.9%未明確回答。
「風傳媒民調」詢問受訪者,「有人認為光電會大幅破壞環境,而且這次颱風在中南部造成光電板的破壞與大量廢棄物,所以有人主張『應該檢討能源政策,光電不該再大規模增加擴建』,您同不同意這樣的主張?」
調查顯示整體民眾有60.5%同意(33.4%很同意、27.1%還算同意);23.1%不同意(14.9%不太同意、8.2%很不同意),16.4%未明確回答。
本次調查經費來源為「風傳媒」,調查執行單位為「風傳媒民調」。調查於2025年8月1日至8月4日間進行,成功訪問全國22個縣市共1068位且年滿18歲民眾;在信賴水準95%時的抽樣誤差最大值為±3.0個百分點。調查方法為電腦輔助電話訪問(CATI);抽樣方法有二,一為市內電話調查,依據內政部公布的各縣市人口統計資料比率,採分層隨機抽樣方式,在全國住宅電話電腦資料庫中抽出電話門號後,再以隨機跳號方式(random-digit-dial)替換末兩碼以做為實際撥出的電話門號。二為手機電話調查,以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公布之「行動通信網路業務用戶號碼核配現況」(手機號碼前五碼之核配狀況),搭配以隨機亂數的手機號碼最後五碼作為實際撥出的電話門號。
留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