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公病傳播速度「較登革熱快4倍」 廣東省一週新增1387例
中國廣東省疾控局今天(8/10)發布過去一週全省屈公病(中國稱基孔肯雅熱)病例,相較於之前新增近3000起病例,過去一週新增病例降為1387例,最嚴重仍是佛山1212例。香港衞生署署長林文健則表示屈公病較登革熱傳播速度快4倍,且潛伏期長,難以在入境時堵截,可能在香港局部傳播。
廣東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傳染病防控首席專家康敏今天指出,過去一週(8月3日0時至8月9日24時),全省新增1387本地病例,未有重症和死亡病例。病例分布在佛山1212例、廣州103例、湛江39例,其餘深圳、珠海、東莞、汕頭等都低於10例。
與再上一週(7月27日至8月2日)廣東新增2892起,包括佛山市2770例相較,過去一週全省1387例、佛山1212例,康敏今天指出說佛山市快速升高的疫情已初步遏制,不過疫情波及面廣,加上廣東對外交流頻繁,境外輸入風險持續存在;同時疊加汛期颱風、降雨等天氣影響,蚊媒活動頻繁,疫情防控還不能放鬆。
香港「無綫新聞」今天報導,香港衞生署署長林文健表示,若周邊地方疫情持續,病毒輸港風險可能增加,病毒潛伏期長,難以在入境時堵截,可能局部本地傳播。
被問及為何登革熱流行時對香港沒有這麼大影響,林文健表示屈公病傳播速度比登革熱快4倍,「每隔一段長的時間,就會出現基孔肯雅熱(屈公病)的爆發疫情,例如大約2004至2005年時,當時造成感染全球有逾50萬人,所以今年世界衞生組織的預計,亦都是另外一個疫情的高峰期。本地(香港)輸入的個案所見,是基因突變多,如此傳播會快。」
林文健也說目前入境香港都有體溫篩查,但也坦承此舉未必能完全找出「中招」的人,他說屈公病潛伏期可以長達12天,通關時可能沒有發燒,所以單靠關口把關不足夠,希望對旅客多宣傳教育入境後繼續注意身體狀況。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