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板回收1片800元 日本苦惱「誰付錢」
[NOWnews今日新聞] 日本預計在2030年時,將迎來太陽能板大量報廢潮,每年報廢量估計將高達約50萬噸。日媒報導指出,一片太陽能板回收成本高達4000日圓(台幣831元),總費用甚至達到數十萬甚至數百萬日圓。「誰來承擔回收費用」這個問題也讓原先計劃推動回收制度的日本政府暫緩立法,掀起環保團體強烈反彈,憂心阻礙再生能源發展。
根據朝日電視台報導,針對太陽能板回收議題,日本原先計畫比照家電回收制度,讓製造商和進口商負擔回收費用,並已著手準備向國會提交相關法案。但內閣法制局指出,現行汽車、家電等法規均規定應由「持有者」負責,光電板若例外處理恐缺乏一致性。此外,太陽能板的使用年限比汽車和家電長,如果回收時製造商已經倒閉,將難以追溯責任。
由於後續的協調也未能達成共識,日本政府於上月29日宣布,決定暫緩原先的「強制回收」方針,改為研擬其他替代方案。
日本環境大臣淺尾慶一郎坦言,「目前難以提出合理的理由,單獨要求太陽能板製造商承擔這筆費用並強制回收。」強調將會重新檢討相關法律規範,避免再生能源反成環境污染來源。
回收成本是難題
內閣法制局指出,太陽能板填埋處理與回收費用之間的巨大價差,使得政府難以強制製造商承擔高昂的回收成本。據受訪的回收公司表示,回收一片面板的費用約為3000日圓,而填埋費用約為2000日圓。如果需要處理2000片面板,回收費用為600萬日圓,而填埋費用為400萬日圓。處理量越大,兩者差額就越大。
報導鏡頭帶到了一間位於岩手縣奧州市的工廠,這間工廠存放著大量等待回收的太陽能板,至少多達2000片。這些太陽能板因冬季積雪過重而被壓壞毀損,經過長達半年的故障鑑定與拆卸後,才終於送到這裡,其中部分面板的邊框已經扭曲變形,有些表面的玻璃甚至破裂。
太陽能板的回收作業包括拆解與分類各個零件。首先要拆下鋁製邊框,取出鋁材,再將玻璃面板移除。接著,將混有雜質的玻璃淨化後,磨碎成粉末,作為製造新玻璃的原料。每一個零件都需使用專用的特殊機械來拆解。
環境保全服務公司董事狩野太志表示,因為這些太陽能板板尺寸不一,有些需要手工拆解,很費工夫,單片成本大約在3000到4000日圓左右。此外,除了太陽能板處理費用之外,屋頂拆卸、回收等整個過程還會產生許多額外成本,包括搭設鷹架、人工拆卸費等費用加起來,總費用落在30萬日圓(台幣6萬2504元)。
環保團體憂心:恐「阻礙再生能源發展」
不過政府決定暫緩立法,也掀起環保團體反對聲浪。包含環境非營利組織在內的各團體於29日發表聯合聲明,呼籲政府應強制實施回收制度,指出「廢棄太陽能板的棄置問題,已經成為各區域的一大困擾。如果延遲推動太陽能板的強制回收,將嚴重阻礙再生能源的普及與發展。」
據環境省相關人士透露,政府正考慮在明年度的預算中編列回收技術的研發經費,以降低回收成本。
環境行政法專家、富山大學教授神山智美針對強制回收的必要性表示,如果是由製造商負責產品的回收與再利用,將會使製造商減少浪費、降低過度包裝,「如此一來,製造商也會更傾向開發有利於回收的產品,進口商也會選擇更好的產品。」
神山智美直言,過去為了追求便利,過於迅速導入氟氯碳化合物、石棉,以及最近的鋰電池等產品,卻忽略了從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來進行考量,「我們有必要檢討如何讓產品在整個生命週期中,能被妥善地回收與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