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客座評論:台灣失去川普了嗎?癥結在於難打入MAGA核心

德國之聲

更新於 16小時前 • 發布於 16小時前 • 黃錦鐘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國務院前資深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近日發表〈台灣如何失去川普〉(How Taiwan Lost Trump)一文,細數民進黨政府在經營對美關係的重大失誤,主張這些導致台美關係出現裂痕。

惠頓相關論點在華府官學界並不新鮮,確實反映部分右翼人士對台美關係發展觀察,但稱不上是主流。該文之所以引發熱議,除了直言不諱地詳列台灣可能得罪川普的所有潛在原因,還嚴詞質疑台灣對美外交工作的不足和「左傾」現象,通篇內容針對性非常強烈,就一般華府政策類投書來說,實屬罕見。

台灣沒有本錢進行「押寶」

惠頓質疑台灣政府與民主黨過從甚密,輕忽長期挺台的共和黨陣營。

事實上,「押寶」單一政黨對台灣的戰略風險太高,特別是近年台灣在中國持續加大政治打壓、經貿脅迫及軍事恫嚇之下,沒有左右逢源、兩邊討好空間,似乎只有「親美抗中」方能求取自保,因此無論美國是由共和黨或民主黨何者執政,對台灣來說皆同等重要,全面經營對美關係也成為台灣外交工作的最優先事項。

此外,2016年川普以政治素人之姿,擊敗建制派的政壇老將希拉蕊(Hillary Clinton),贏得總統大選,跌破各國眼鏡,也無時無刻提醒台灣「押寶」風險,所以民進黨政府近年的對美工作,不管是對共和黨或民主黨人士都著力很深,且以「既做廣又做深」為原則,不放棄任何可以實質深化台美關係的互動管道和人脈網路。

諸如美國國會跨黨派議員團持續來台交流訪問,以及台灣邀請川普首次執政時的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駐聯合國大使黑利(Nikki Haley)、副國安顧問博明(Matthew Pottinger)等前重要官員訪台,一定程度反映對美外交效果。

川普去年11月再次贏得總統大選,賴清德政府也透過與台關係友好、曾任川普第一任期國安顧問的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向川普轉交當選賀函;台灣現任駐美代表俞大㵢上月更參加與川普私人關係緊密、以「挺川」著名的前白宮首席策略長班農(Steve Bannon)的Podcast節目,暢談台灣致力提高國防預算及自我防衛決心。在在都顯示,台灣政府近年的對美工作不存在所謂「押寶」。

華府「友台供應鏈」的虛與實

不過,惠頓的確點出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亦即台灣聘請政治公關公司對川普進行遊說的實際效果為何,背後也衍生出「友台供應鏈」的奇特現象,值得反思。

首先,台灣政府為強化對美關係,不斷投入政治遊說、公關宣傳、人脈網絡等相關資源,致力強化外交工作布局,卻引發華府政治和智庫圈激烈競爭;尤其近年華府智庫籌措財源不易,普遍面臨運作壓力,多已採取撙節措施,減少不必要開支。台灣提供的研究經費補助及合作方案,確實可紓緩各智庫的財政燃眉之急,同時有利台灣向國際發聲,傳達抗中政策訴求,雙方雖一拍即合,但也導致各方檯面下角力暗潮洶湧。

其次,美國國會不間斷地提出各式各樣友台法案,據統計本屆國會已提出20多項直接支持台灣的友台法案或決議案,除展現美國跨黨派挺台共識外,也有助提升台灣的國際能見度,並且掌握抗中議題的輿論話語權。

不過,「抗中友台」在美國乃至西方民主國家都已蔚為「政治正確」的一股風潮,說穿了涉台議題就是「流量」焦點,可聚集鎂光燈,拉抬政治聲量;美國國會議員積極挺台到底是個人利益權衡下「不得不為」的政治盤算,還是根深柢固、難以動搖的價值認同,仍值得省思。

第三,遊說在華府是司空見慣的政治活動,也是美國講求多元競爭的民主文化體現。近日美國媒體Politico披露,日、韓、印度等30餘國,僱用與川普關係密切的遊說人士進行疏通,希望能爭取降低關稅;而台灣為增進與川普政府的人脈網絡和互動關係,聘僱公關公司遊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也符合各國對美外交工作的一貫做法。

然而觀察川普重返白宮後的行事作風,似乎更專斷獨行、忠於貫徹自我意志,僅少數人可進入核心,影響川普決策,大幅削弱傳統遊說成效;加上川普愛好建立與各國領導人的私人情誼,台灣迫於政治現實,無法對美展開元首外交,無疑處於劣勢。

總之,當前台灣對美外交的最大問題不在於「押寶」,也不在於投入不足,而是難以接觸到可直通白宮橢圓形辦公室「MAGA」(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讓美國再次偉大)派的核心要角。

川普重返白宮之後,「美國優先」的概念重回美國政策核心。

即便民進黨政府近年苦心經營共和黨陣營,但多數人士屬於傳統建制派,有些更與川普反目成仇,對拉近與川普距離而言,實在無法起到顯著加分作用。此外,華府公關公司、智庫等積極搶食台灣資源大餅,其中不乏貪圖私利的「政治掮客」,如何愛惜羽毛、慎選合作夥伴,以免損害台美關係,也是民進黨政府的一大課題。

台灣正在失去川普嗎?

當前台灣對美國的戰略利益大致可從「經貿科技」、「地緣安全」、「民主價值」3個面向切入探討,不過觀察川普及其團隊要員近來的對台政策言行,無疑最重視「半導體和軍事防衛」。

針對川普政府相關訴求,台灣積極做出回應,除了台積電允諾投資1650億美元,在美擴建晶圓及先進封裝廠,滿足川普力推美國製造的戰略產業政策主張外,賴清德政府也規劃編列規模數千億新台幣的多年期軍事採購特別預算,落實2026年國防預算達GDP 3%以上的政策目標,展現台灣的自我防衛意志。

而川普政府宣布在美投資設廠企業可免徵100%的半導體關稅,為台積電打開豁免通道;另一方面,有消息指美方持續要求日、韓、澳等印太盟友對「台海有事」明確表態,並協同盟國在印太地區頻繁軍演,加強嚇阻中國破壞台海等地的區域現狀。此外,白宮近期致函眾議院,敦促國會將「台灣安全援助倡議」撥款金額增加至10億美元,種種發展都感受不出台美關係正在漸行漸遠。

當然有論者認為,媒體報導指川普拒絕賴清德過境紐約,是台美關係鬆動一大警訊,顯示川普對民進黨政府積怨已深,甚至川普將棄台、和中國進行「大交易」的各種傳言也沸沸揚揚,相關臆測不免過於聳動且言過其實。

就現階段美中台關係發展來看,川普最優先的戰略目標是「重新調整對中關係」,除了透過關稅施壓和經貿談判,致力解決對中貿易失衡問題外,也積極鋪陳與習近平舉行會談,為往後數年的美中關係設定框架。

因此,較公允的解讀是,川普不願節外生枝,讓原已不穩的美中關係因賴清德過境再生齟齬。

川普在商言商、擅於算計,深諳「台灣牌」在美中長期戰略博弈的重要性,且對美國最終取勝扮演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台灣既然不存在倒向中國可能性,必須要做的是以更宏觀態度,充分理解川普政府種種政策決定,並從旁配合美方的抗中戰略規劃和推進步調,不急於求成,也不要有意外演出,以免被貼上「麻煩製造者」標籤。

雖然民進黨政府和川普的政治光譜及價值觀存在分歧,不過川普是相當彈性的務實主義者,只要符合「美國優先」,台美關係仍有進一步深化空間。

民進黨政府的當務之急是持續在川普最看重的「經貿科技」和「地緣安全」擴大利益交集,且設法拓展人脈網絡,打入MAGA核心圈。而「找到關鍵的人,能與川普說上話,並最終辦得了事」,既是當前台灣對美工作的最艱困任務,也是民進黨政府不能迴避的重大挑戰。

黃錦鐘為台灣國際事務與地緣政治分析師,曾於華盛頓知名智庫CSIS擔任訪問學者,專注於亞太區域政經情勢和美中台關係研究。他也是Facebook專頁「國際有關係 Global Insights NOW」的內容創作者。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際相關文章

01

連鎖燒肉店公告「老闆中樂透」熄燈掀熱議 真相逆轉引鼻酸

鏡週刊
02

台灣女遊客誤闖日本神社平交道拍照 遭列車撞死

自由電子報
03

貝佐斯19歲繼子搬出上億豪宅!大學宿舍「獨自組家具」畫面曝 媽:好心碎

鏡週刊
04

愛妻被超速卡車輾斃!夫求助無人理 竟「遺體綁後座」運回家

TVBS
05

澳洲日常?老翁衝馬路救無尾熊「唸一頓」萌翻全網 他親揭說教內容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5

阿勝
原因一 川普爸爸有能力逼台積電赴美 , 不需要台灣政府同意 原因二 台灣沒有利用價值 , 如給予太多交流與承諾 , 還會被執政黨拿去挑釁中共當籌碼 , 間接讓美國陷入兩難 , 美國已經有以色列經驗 , 對台灣寧可棄之也不會盲挺讓台灣當局拉入泥沼
15小時前
Cecilia💝🍜🍍🍝🍕🏖️
花錢在龐貝奧身上結果他根本沒被重用 川普第二任他完全被踢出團隊核心 幾年來都壓錯對象⋯⋯👎❌
8小時前
Jeffrey
就是川普老爹對台灣只要錢留島不留人的嗎
14小時前
Max
綠共一直以來都這樣,國防內政外交都不行,因為都習慣酬庸、空降,歌手跟名嘴當外交官,律師當經濟部長國防部長,部會首長都是那幾個熟面孔輪來輪去,當然無能
12小時前
Mikado
台灣有智障在第一時間就跪著把台積電 獻給美國,誰會看得起這種沒能力的舔狗?
13小時前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默茨、澤連斯基在柏林:烏克蘭需要安全保障

德國之聲

美烏歐會談!馬克宏:川普盼烏參與美俄談判

NOWNEWS今日新聞

美國在AI晶片暗裝追蹤器 追查非法轉運中國

NOWNEWS今日新聞

消息人士:美國在AI芯片貨物中暗裝定位追蹤器

德國之聲

俄國駭客攻擊挪威水壩 洩洪四個小時才被阻止

太報

4童偷車撞飛7旬婦肇逃!監視器錄下「1情況」全免關

民視新聞網

最新!美烏、歐盟三方視訊會談已結束 川普允諾美俄峰會優先討論停火

民視新聞網

疫情後員工再也不想進辦公室?知名會計師事務所用「儀表板」監控出勤

太報

川蒲會將登場 俄重申烏克蘭須撤軍、放棄加入北約

中央廣播電臺

美寵物科技公司「Wag!」市值雪崩99% 宣告破產重組

EBC 東森新聞

美股開盤天天漲!那斯達克、標普創新高

NOWNEWS今日新聞

中國7月新增貸款20年來首度負成長 經濟需求堪憂

太報

英國報業收購案疑有中資介入 人權團體籲英政府喊停

上報

中國7月新發放貸款20年來首次下降

德國之聲

連鎖燒肉店公告「老闆中樂透」熄燈掀熱議 真相逆轉引鼻酸

鏡週刊

不滿聯準會花大錢翻修總部 川普再喊話「立即降息」!威脅告鮑爾

CTWANT

標普500與那斯達克指數開盤創新高

路透社

每日電訊報收購案恐涉中國影響力滲透 人權組織促英國政府調查

中央廣播電臺

以色列批准加薩新攻勢計畫 哈瑪斯控以軍侵略性突襲

中央通訊社

英、法、德下通牒要求德黑蘭恢復核談判 否則將重啟制裁

上報

俄軍深入烏克蘭 法新:創1年多來單日最大推進

中央通訊社

聊天機器人Grok被X停權 批自家老闆馬斯克審查言論

中央通訊社

是否承認巴勒斯坦國 芬蘭內部意見分歧

中央通訊社

德語媒體:「要想賣芯片 留下買路錢「

德國之聲

歐洲燒不停,今年燒毀面積史上最大

科技新報

韓官員朴宣映轟台放鳥!學者憶與她交流印象

NOWNEWS今日新聞

美俄峰會前 烏歐領袖與川普線上會談盼尊重基輔利益

中央通訊社

韓檢搜查國民力量黨部 蒐集前第一夫人不法證據

中央通訊社

路透:防非法轉運中國 美政府在先進晶片出口貨物暗裝追蹤器

太報

以色列猛轟加薩市單日123死 軍隊批准新作戰計畫

中央廣播電臺

英國電訊報收購案疑涉中資 人權團體籲英政府喊停

中央通訊社

中國外交部約談日本公使  關切歷史及台灣議題

中央通訊社

中國軍方稱「驅離」進入黃岩島海域的美軍驅逐艦

德國之聲

歐洲野火災情失控!逾240萬英畝土地被燒毀 數千人急撤離

CTWANT

直播痛毆「智能障礙」藏族妻 中國網紅還嗆「打到爽」掀集體抗議

太報

【有片】推動裝甲單位戰力現代化 捷克將採購44輛豹2A8戰車

上報

露營變煉獄!泰國爆大規模性侵 30男童遭「營隊大哥哥」關房間

TVBS

只要贈品食物丟路邊 日本麥當勞聯名寶可夢掀亂象

中央通訊社

歷經12年改造!俄羅斯「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核動力重型巡洋艦傳即將出海測試

新頭殼

韓國前第一夫人金建希遭羈押 一餐32元地板床墊過夜

中央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