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跳級天才到教育科技創業家!Speak創辦人:「教育不等於學習。」他如何用AI顛覆英語教學?
語言學習從課堂到手機,AI宛如私人的口說健身房。矽谷新創 Speak 憑藉 AI 功能翻轉語言學習市場,隨時開口練習,不怕出錯,昔日天才少年,流著台灣血液的共同創辦人徐安廬用創業,打造「快速又快樂」的學習可能。
「我們認為,根本的問題是大多數人學語言的方式是錯誤的,我們要去改變這件事。」 語言學習平台Speak共同創辦人暨技術長徐安廬表示。
AI正在重塑全球千萬人的語言學習方式,不再依賴課堂教練、固定教材與定時一對一。
Speak自2024年4月登陸台灣後,便引發廣泛討論,除了鋪天蓋地的廣告與奧運羽球金牌李洋的合作,短短一年多其用戶成長400%、日活躍數增加5倍、平均使用時長提升55%。目前Speak已在全球40多國累積逾1000萬名使用者,2024年底更完成7,800萬美元C輪募資,估值突破10億美元。
這間企業從美國出發,但其實離台灣很近,因為共同創辦人徐安廬(Andrew Hsu)出生於台北,父母親也都來自台灣。
學習特快車上的「天才少年」
當年還在小學時,他就聲名大噪,被各大媒體冠上「天才少年」的稱號,8歲跳級四年級,12歲進入華盛頓大學,16歲取得神經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化學三個學士學位,成為該校最年輕的三學位畢業生。
當同齡人剛上高中時,他已準備赴史丹佛攻讀博士,但大學前多數時間他都是在家自學。
徐安廬笑著說,「當時在課堂上因學習節奏差異,常造成困擾。像是快速完成作業後開始和朋友聊天,老師們不喜歡,我父母也確信這不是適合我的環境。我要感謝他們,讓我能照自己的步調探索。」
徐安廬父母為他制定學習計劃、請家教,因為不受限的多元科目學習,奠定了他後來的快速學習基礎。
這段經歷使徐安廬認為,「教育」與「學習」並不是同一件事,因為教育體系未必能讓學生跟隨好奇心學習。「加速教育一直是我人生中的主題。我的許多專案,包括現在的Speak,其核心願景都與此相關,」徐安廬分享創業背景。
從醫學道路到孵化Speak
大學畢業後,他進入史丹佛大學專攻大腦與幹細胞研究,原本應該走向醫學之路。但受到校園中學生創業風氣的影響,加上19歲時拿到鼓勵年輕人創業的「20 Under 20」贊助金,他離開校園創辦Airy Labs教育遊戲軟體開發公司,致力於把教育變有趣……
繼續閱讀全文👉🏻從跳級天才到教育科技創業家!Speak創辦人:「教育不等於學習。」他如何用AI顛覆英語教學?
更多Cheers精彩文章
ChatGPT能當英文老師嗎?里茲螞蟻創辦人分享3技巧練出好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