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癌末病人走向終點 輔助犬「歐巴」用無聲語言傳遞溫暖
「牠不會說話,但會用心靈的語言溝通。」民國52年出生的楊文財,因胰臟癌入住台北榮總安寧病房,在生命最後階段,一家人經歷徬徨無助,輔助犬「歐巴」為他和家屬帶來撫慰的力量,陪伴病人走向生命終點。
眼神閃閃發亮、一身烏黑毛髮的歐巴原是一隻導盲犬,2016年轉職為輔助犬,每2周到病房報到,2019年正式成為北榮的員工,是全台第一隻駐點在醫院的輔助犬。有人摸著牠,就忘了身體的痛苦,甚至打聽牠何時上班,還有患者在臨終前錄下自己、歐巴和全家人的心跳聲,譜成曲子,留下共同的回憶。
安寧護理教育師劉曉菁每天帶著歐巴上下班,負責牠的食衣住行。她常鼓勵病人敞開心房,把心情告訴歐巴,牠雖然不會說話,但能與病人眼神交流。「狗狗很有靈性,知道人的感受和需求。」令她印象深刻的是,當家屬因病人的病情變化難過時,歐巴會默默起身,依偎在家屬身邊。
楊文財與歐巴在今年2月初次相遇,當時他在接受化療,在醫院裡遇到歐巴,一家人和牠合照留念。幾個月後,楊文財因病情轉變進入安寧病房,與歐巴重逢。
病房裡,楊家人為歐巴準備專屬的小床,當家屬在他耳邊說話時,安寧護理教育師會用小樓梯引導歐巴到病床上,在他腳邊安靜陪伴。楊妻孫瑞鴻說,雖然歐巴不會說話,但會用心靈溝通,幫助先生忘記治療的痛苦。兒子楊鈞堯表示,光是歐巴的存在,就能提供療癒力量,爸爸總是期盼牠出現,牠既是夥伴,也是家人。
採訪當天,是楊文財人生的最後一天,他穿著整齊,病房裡有歐巴、家人、醫護人員相伴。楊鈞堯回憶近300天的照顧歷程,經歷了難過、生氣、不知所措。他鼓勵其他家庭學會接受現狀,才能看見自己能為所愛的人做什麼,例如身為廚師的他,開發出了適合爸爸的料理,不要畏懼開口求助,一旦知道怎麼做,路就可以慢慢走出來。
多年來陪伴無數病人走向生命終點的歐巴,有時來到空蕩蕩的病房,見不到熟悉的人,會流露出落寞神情。這時,劉曉菁會告訴歐巴「叔叔已經離開了」,並讓牠休息、玩玩具緩和心情。今年9月,歐巴即將退休,會有新的狗狗接手任務,繼續在安寧病房寫下動人故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