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同喊「鄉下這麼多老舊不堪房屋」是國恥 她痛心曝原因
吳裕堯/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丹娜絲颱風重創南部,房屋損毀、屋頂被掀翻,只能用帆布暫時支撐。作家李家同說,鄉下有這麼多老舊不堪的房屋,是國家的一個羞恥,值得檢討,希望政府想辦法更新老舊住屋。對此,台灣基進台南市黨部主任吳依潔認為,李家同的思維反映出「南北資源挹注不均」、「重北輕南」的社會不公平,她也批,李家同身為學者竟然講出這種話,才讓她覺得羞恥。
吳依潔今天在臉書發文說,這次受災的「紅瓦厝」屋齡少則80到90年,多則200年,都是台灣最寶貴的文化資產以及傳統建築代表,承載著台灣人的歷史與文化,是這座島嶼上不可抹去的一道道美景。從過去一張張空拍俯視而下的鳥瞰照可以看到,一覽無遺的綠色農田與青灰色魚塭和紅色屋瓦相互交織,恬靜而清幽的美,是都市混凝土鋼筋建築無法取代的。
針對李家同發言「令我感到非常難過的是,我沒有想到我國的鄉下還有這麼多的住屋是如此簡陋的。」吳依潔批評,這根本是無知又帶有歧視的天龍國發言,不知道李家同教授是用什麼華國階級思維在看南部「紅瓦厝」。從未踏入過這片土地,「沒有感受過古厝文化帶給你的震撼美感,就不要說三道四,一副高高在上,我是救世主,要來拯救你們『蠻荒簡陋』的南部。」
吳依潔指出,李家同的思維正反應出台灣長期「南北資源挹注不均」、「重北輕南」的社會不公平。這片土地飼育出無數的人才,卻因長期公共基礎建設不足、資源缺乏,長輩擔心孩子未來沒有發展,所以眼睜睜的看著一代代年輕人流向繁華又資源充足的北部。然後看著孩子們繳納更多的稅金,再被政府拿去餵養,奪去他們下一代的繁華城市。
吳依潔說,如今新財劃法又將「統籌分配款」大部分金額分撥到本來資源就非常多的北部縣市,大大壓縮到「一般性補助款」、「計畫性補助款」跟「專案性補助款」的額度。許多偏鄉地區是仰賴「計劃性補助款」跟「專案性補助款」來平衡城鄉發展,新財劃法讓這些區域可說是雪上加霜。
吳依潔最後寫道,李家同教授的「救世主見解」就如同藍白新財劃法一樣惡劣。而這些是台灣未來即將面對的問題跟挑戰,期盼台南市政府以及委員民代還有未來即將參選市長的所有候選人,能夠為台南想出更多的解套,解決未來台南將會面對的「財政颱風」。
顯示全部
留言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