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4大談判條件鎖定台積電AI晶片 加入孫正義「水晶之地」成選項之一
美國川普政府公布台灣對等關稅落在20%,但在野黨與學專家質疑,談判過程完全黑箱,呼籲公開談判主要內容,外交圈近日傳出,川普開出等4大條件,包括台積電AI晶片落地、對美投資6000億美元、國防預算占GDP5%近9000億元台幣、非貿易障礙全開放,惟仍待台美最後磋商結果而定。
為何台灣在台積電加碼投資1000億美元、台積電與英特爾合資成立公司、逾千億採購天然氣和額外投資、匯率狂升、加大對美軍購、開放美豬美牛和汽車等,卻換不到與日韓相同的15%水準?
國安專家解釋,首先,日韓都有美軍基地的駐軍,每年所付出軍費同樣不少,更是正式同盟國家關係,專攻美國政治領域研究的清大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即指出,日韓每年要分別支付美方15億美元以及11億美元的駐軍費用。
其次,專家表示,台灣是美國第7大的貿易逆差國,對美出超739億美元,基於這兩點,他表示,台灣難以爭取到與日韓同一水準。
此外,台灣半導體產業還面臨川普祭出《貿易擴張法》的「232條款」,可以用「危害國家安全」為由加徵關稅,稍早傳出的晶片關稅為25%,應會再向下修正。
晶片關稅從25%向下談,水晶之地要套住台積電
對於外界有關黑箱作業等質疑,總統賴清德表示,談判有簽保密協定,尚未經總結會議結論,末到最終關稅,此時不宜定義成功或失敗,因為還在談判,也無法說明要進行多少對美投資金額。
而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日前赴美進行第4次談判時,外交圈即傳出美國對台灣提出有4大條件,第一個條件,就是川普極為重視的台積電晶片。
知情人士透露,川普在最早談判之前,即下達要拿下台積電最先進製程的指示,歷經亞利桑那州導入2奈米技術、從入主英特爾到合資成立公司等轉折,仍未能滿足川普的味口。
目前傳出最新訊息,川普盯上的是台積電未來成長前景最被看好的AI晶片,要求加入投資軟銀創辦人孫正義在美投資1兆美元「水晶之地(Project Crystal Land)」的AI機器人科技園區計畫。
國防預算要占GDP5%,三層連環衝擊產業判死刑
專家表示,雖然具體項目尚未公布,但在這個園區的「大框架」下,包括台積電、AI巨頭輝達(NVIDIA)、軟銀、OpenAI、甲骨文(Oracle)、三星等公司,全部都要被「圈進去」,絕非AI軟體而已,應包括工業與晶片生產,金額將會非常非常龐大。
第二個條件就是要對美投資達6000億美元。南韓承諾對美投3500億美元,日本則是投資5500億美元,台灣一度傳出是4000億美元,但外交管道最新傳回的訊息,竟高達6000億美元。
對於這樣的變化,專家稱,日韓對美順差別為685億美元、660億美元,都低於台灣應是主要原因之一,但目前資訊完全不透明,得看談判最終結果,與條件的細節。
第三個條件就是國防預算占GDP5%,約8000到9000億元新台幣,本刊曾獨家報導賴清德指示國防部,要於8月底提出規模達9000億元、分6年編列的軍事特別預算。
定案後等於1年會增加1500億元,再加上國士安全韌性特別預算要分配給國軍1151億元,可全力衝高國防預算規模,只是受到美方有些項目不放行、有的因俄烏和以色列戰爭影響產製不及,全案仍在討論尚未定案。
第四個條件就是美豬美牛、美國進口汽車關稅等非貿易障礙要全部開放。專家稱,「這4個談判條件真的相當可怕。」
同時,台灣出口美國最大宗的機工具占比24.5%、淨毛利約17%,專家評估,關稅20%更是直接判產業死刑,反正都要死了,賴政府為何還要退讓?
特別是未來更有三層衝擊。產業人士稱,第一層是對美出口與東南亞其他國家轉出口均將萎縮,導致產品「被邊緣化」和掉單。
第二層衝擊是其他國家報復性關稅與國際稅制連動。特別是比日韓關稅還高的情形下,台灣很可能被排除在下一輪的供應鏈之外。
第三層衝擊是中國、歐盟、日本等非美市場景氣轉差,台灣出口當地供應鏈,同樣會被拖累。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