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E書】你不會知道對面的孩子是否正因想解鎖某個挑戰而成為性剝削受害者
文/犁客
許多年前,iPad問世,邀集一群媒體記者和部落客先試用這款又漂亮又強大的新玩意兒;其中有一個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在網路上發表一篇文章,說明自己為什麼把iPad退回去給廠商──他說,這東西很好用,而且他臨時想到要幹什麼,這東西幾乎都能幫得上忙,於是他越用越開心,覺得它超方便,就這麼快樂了一陣子,然後他驚覺:我沒空發呆了。
是的,這人把iPad退掉的原因是「它讓我沒空發呆」,所以很多人認為這根本是一篇炫耀文,而且也沒人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把iPad退掉了。
那時是2010年,三年之前,iPhone初次發表,改變了大家對「手機」的看法,讓「行動」+「上網」的生活模式變成日常;這人的反應假如是真的(暫且不論他到底有沒有還iPad),表示他還沒有一直被即時訊息的通知、社群平台的推播、演算法推到眼前的廣告、以及沒完沒了的短影音佔滿所有的清醒時間。
十多年後,大家才會發現,「沒空發呆」真的是一件嚴重的事──或者說,因為「隨時隨地可以上網」所以注意力全被網路上頭源源不絕但不見得有用(大多數會滑過即忘)的資訊佔據,這事很嚴重。
這個嚴重並不是你可能會不小心買太多沒必要的商品或按到詐騙訊息──好啦這也很嚴重,但更嚴重的是,自然進入這種環境的孩子和青少年,他們的成長過程會出現問題。
他們本來會在群體生活裡發展的社交技能會沒有機會發展,他們會在實際互動時發展的溝通模式會沒有機會發展,他們會成天把同學和自己的種種舉動放到社群平台相互比較、雖然知道彼此都加了濾鏡但還是覺得別人過得比自己好,他們會成天在網路論壇加入各種討論、有時自認為正義地批評別人有時則被完全不認識的網友激烈地批評。
你說很多挫折很多危險在實體世界也會遇上,這說法沒錯,不過實體世界有場域、有界線,而網路上的挫折和危險會持續存在;我們可以很小心防備實體世界的危險,但我們很難(或根本忽略了)防備網路世界的危險──明明晚上坐在一起吃飯,你也不會知道桌對面的孩子是不是正因為想要解鎖某個挑戰而誤入「創意私廚」之類集團的圈套,一步一步成為性剝削的受害者。
《失控的焦慮世代》整理大量統計數據,指出第一代伴隨行動上網成長的青少年,因為這項技術而出現哪些負面狀況,同時提供一些可能的補救建議。而與此同時,已經有更多更年幼的孩子,成為《智慧型手機養大的孩子》了,教育現場第一線的訪談紀錄,讓我們思考,該如何與他們相處,該如何提供他們必要的支持和協助。
行動上網很方便。但一如所有人類發明出來的好用東西(例如塑膠和核能),我們必須正視它造成的影響;它未來只會更深入生活,不大可能退出,怎樣的使用模式才能發揮它的最大優點避免它的可怕傷害?我們可以從這幾本書裡想想。
▶▶看看【《智慧型手機養大的孩子》:訪談超過200名第一線人士,日本紀實作家直擊教育現場!】
▶▶看看最新上架的電子書!
延伸閱讀:
《失控的焦慮世代》電子書 - NYU教授、掀起全球討論與關注之作睡眠剝奪.社交障礙.注意力碎片化.上癮席捲全球的話題與對策討論【紐約時報、亞馬遜長期暢銷榜首】★為什麼社群媒體對女孩的傷害大於...
《智慧型手機養大的孩子》電子書 - ◎大聲惹事的孩子變少,取代的是不爽就直接走出教室的「沉靜鬧事」。◎只會玩電動,不知道怎麼跟「真人」玩。扮家家酒遊戲正在消失。◎放學後不在路上逗留,馬上回家。因為...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