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國際藝術節10月登場 1920變裝遊行熱鬧滾滾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2025大稻埕國際藝術節將於10月1至31日熱鬧開跑,今年以「加速時代」為主題,規劃5大主軸節目,除了穿越百年的1920變裝派對遊行,還有新秀舞蹈創作競賽,也邀請日本、波蘭等藝術家來臺,更串聯在地商家共創節目,將日常街區轉化為展演舞台,另有跨領域論壇,讓國際與在地共振,邀大家走進街區與劇場,重溫跨越百年前的文化運動。
2025大稻埕國際藝術節今(27)日舉行宣告記者會,發起人周奕成指出,藝術不僅是反映現象的鏡子,更是批判與啟發的利器。「在這個加速的時代,挑戰與可能性並存,藝術正是引導我們前行的重要力量。」
百年前的1920年代,大稻埕是臺灣文化啟蒙的搖籃,思想與藝術在此奔流激盪。大稻埕國際藝術節活動長達1個月,藝術節將歷史能量轉化為當代創作,邀觀眾透過藝術對話,重拾創造力、想像力與勇氣。
今年節目橫跨音樂、戲劇、舞蹈與跨域展演,涵蓋國際與在地能量。來自美國、日本、英國、波蘭等地的藝術家將帶來多元演出,與臺灣團隊共創跨文化火花。 除國際合作,更強調在地連結,例如大稻埕以紡織業聞名,由台北市多所高中學生組成的「臺北高中聯隊」,自製線上遊戲「循環紡織大作戰」參與,從產業回應藝術節主題,讓大眾更為了解永續材質衣物。
大稻埕國際藝術節製作總監翁于晴表示,「 1920變裝遊行」10月12日(週六)登場,邀民眾變裝穿越回1920年代,今年分5條路線出發,並匯聚於永樂廣場,主舞台節目陣容精彩,例如日前參加巴黎國際面料及輔料展覽會的皇加董事長謝曉慧,將帶領自組樂團演出。
環境部長彭啟明今天特別到場支持,他以臺灣多地接連遭逢颱風現象為例,指極端氣候也可說是「加速時代」現象之一,大稻埕國際藝術節多種活動結合永續,永續文化則將會是一切改變的新開始,期望未來能展開更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