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癌症第四期還有救? 名醫揭7大經驗法則:錯誤認知比腫瘤更可怕

潮健康

更新於 09月04日07:22 • 發布於 09月04日07:22

潮健康/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主任 季匡華醫師

「得了癌症,是不是就沒希望了?」這是許多病人聽到診斷後腦中第一個浮現的念頭。但少數同時擁有放射治療與化學治療雙重專科執照的癌症醫師季匡華醫師指出,預後好壞其實可以初步自我判斷,而這將直接影響是否適合接受積極治療。他分享四個簡單的指標,可以幫助判斷病人體內的自癒力強弱:體能狀態好不好、血液中淋巴球比例是否夠高、發炎指數是否偏低,以及營養狀況是否良好

癌症讓人有時間面對人生 也要把握「問對問題」的機會

癌症讓人有時間面對人生 也要把握「問對問題」的機會

與突發的心臟病或意外不同,癌症通常不會讓人猝不及防地離開,反而能讓病人有時間與自己、與家人好好對話。因此,一開始知道自己罹癌時,即使感到震驚,也請先試著讓自己冷靜下來,盡可能了解病情的真實情況。應詢問醫師以下幾點:

1. 是怎麼確診的?是否需要第二次確認?

2. 得的是什麼癌?分期大約是第幾期?情況有多嚴重?

3. 醫師建議的治療目標是什麼?是否以治癒為主?為什麼這樣安排?

此外,建議回家與家人討論,也可上網查詢較新的醫療資訊,了解替代方法或相關資源。尋找經驗豐富且願意與你討論的醫師更為重要,特別是在初期確診階段。即使無法開刀,也不代表無法治癒;即使是第四期,也有可能治療得宜、長期控制

若醫師一聽你想問第二意見就表現出不悅,或直接說「活不久了」,通常不太適合溝通。能夠提供聯絡方式、參與臨床試驗的醫師通常在醫療圈內地位較高,也較值得諮詢。

癌症分期並非「末日判決」 體能評估助判斷能否積極治療

癌症分期並非「末日判決」 體能評估助判斷能否積極治療

目前主流的癌症分期是由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JCC)制定的TNM 分期法。簡單說,就是分別看腫瘤本身(T)、淋巴轉移(N)以及遠端轉移(M)的情況,來決定整體分期。像是第0期或第I期的預後通常最好,第IV期則預後最差。但實際情況更為複雜,因為有些癌症即使到了第IV期,仍有機會治癒或長期控制。例如頭頸癌中的IVA與IVB,仍有許多成功治療的案例。

是否能進行積極的治療,關鍵在於病人的「體能狀態」。臨床常用的ECOG PS評分,由0分到4分,數字越小表示體力越好

0分:活動正常,無症狀

1分:有症狀,但不影響日常生活

2分:需要躺床休息一部分時間,但可自理

3分:大部分時間臥床,只能簡單照顧自己

4分:完全臥床,無法自理

一般來說,只有在2分以下,才會考慮積極的治癒性治療。除此之外,血液中淋巴球比例若低於10%,中性球和淋巴球的比值大於5,或是發炎指數(CRP)與白蛋白比值高於0.3,都是預後不佳的警訊

病人營養與發炎狀況很重要! 醫曝「7指標」判斷預後好壞

病人營養與發炎狀況很重要! 醫曝「7指標」判斷預後好壞

預後不只看腫瘤本身,營養狀況與身體是否慢性發炎也影響很大。像是白蛋白、淋巴球的數值必須一起看,不能只單看其中一項。對於肝癌病人,還需額外考慮肝功能BCLC分期中除了體能評估,也納入Child-Pugh評分,根據白蛋白、黃疸、凝血功能、腹水和肝性腦病變進行計分分數越高,肝功能越差,C級的一年存活率只有約45%。另有一種較簡單的評估方法為ALBI分數,只看白蛋白與膽紅素兩項數值。兩種方式都能在網路上找到對應的線上計算工具,但需注意單位的換算。

有些癌症進展非常快,像是短時間內原發部位快速變大,或剛治療完馬上出現轉移,這類情況代表惡性度高,預後較差,需要及早調整治療方向。即使是相同癌別、相同分期,不同病人的病程仍可能不同。季匡華醫師提醒,若能保持樂觀,並與醫師持續溝通,仍有很大的可能性創造超出平均的存活期。

最後,季匡華醫師提供七個經驗法則:

01.癌症是否已經到IIIB至IV期

02.癌細胞的病理惡性程度

03.病人的體能與身體狀況

04.是否合併其他疾病

05.是否能正常進食

06.是否常感到疲憊或有精神不振

07.是否容易喘不過氣

「統計數字只是參考,平均存活期只是平均,不能代表每一個人。」他醫師口中的「大約活多久」,其實準確率並不高。癌症不是絕症,錯誤的認知才是最大殺手。掌握基本判斷原則、理解自己的狀況、尋求值得信任的醫療團隊,是走向康復的第一步。

以上內容由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主任季匡華醫師著,時報出版《自己的癌症自己救:改變腫瘤微環境,以自癒力克服癌症》授權《潮健康》刊登,非經授權,禁止任何形式之轉載。 

延伸閱讀:

癌症、動脈硬化的風險因子! 醫揭「慢性致敏食物」前三名:有些人幾乎天天吃

這癌症死亡率激增44%! 醫:50歲以上男性最危險,每年做「這件事」可早期發現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咳嗽以為是小感冒!醫:逾7成確診已癌症末期 示警「5大異常」快就醫

三立新聞網
02

健檢紅字...醫認沒事「40歲女堅持檢查」 結果竟揪出癌王!

中天電視台
03

每天喝3000毫升水!養生女精神反變差 醫揭關鍵:會生病

CTWANT
04

胃癌9成是「1原因」造成

NOWNEWS今日新聞
05

偏方不可信!老翁吃左手香 釀神經中毒!下肢麻木、大小便失禁

自由電子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