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航警收賄放行走私9000條加熱菸品入境 拒菸聯盟籲衛福部「懸崖勒法」守住防線

信傳媒

更新於 10月28日08:48 • 發布於 10月29日00:00 • 陳稚華
航警爆出貪污爭議,一名陳姓員警涉嫌收賄超過95萬,多次協助走私集團輸入加熱菸來台。(攝影/陳稚華)

桃園國際機場爆出航警貪瀆案件,航警局保安大隊一名陳姓警員涉嫌多次收賄,協助公務門放行以楊姓女子(40歲)為首的11人走私集團成員,透過公務門輸入非法加熱菸,檢方28日偵結全案,依《貪污治罪條例》違背職務收賄罪、《菸酒管理法》輸入私菸罪等罪嫌起訴陳員及集團成員共12人。

桃園地檢署指出,這起案件源於今年9月查獲的首起「公務門走私」事件,當時發現有民眾以手提行李夾帶大量加熱菸入境,並利用航警內部人員協助通關。檢方追查發現,自4月29日至9月11日,該走私集團共26次利用同樣手法,輸入超過9000條加熱菸。

檢方調查,陳姓航警利用職務之便,以每條菸50至150元不等的價格收賄,總計不法所得達95萬8600元。他或親自利用工作證進入機場管制區,幫忙搬運裝有加熱菸的行李,或在值勤時直接放行集團成員攜帶的貨物。

桃園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黃榮德28日指出,「檢察官認被告陳姓警員涉犯《貪污治罪條例》違背職務收賄罪,及《菸酒管理法》輸入私菸等罪嫌,於今日提起公訴,並向法院聲請沒入其收受之賄款95萬餘元。」檢方除要求追繳賄款外,並聲請沒收集團利用走私行為所獲利益。

黑市獲利龐大,加熱菸管制成漏洞

台灣自菸防法新法上路逾2年,今年首波2業者14品項加熱菸有條件過審,但市場上流通的多數加熱菸品仍屬非法,導致黑市交易盛行。根據檢調掌握,加熱菸走私利潤極高,一條可獲利數百元,且需求穩定,使犯罪集團不惜鋌而走險。

專家指出,加熱菸雖被部分業者包裝為「低害替代品」,但其煙草加熱原理仍會釋出尼古丁與有害物質,對健康造成危害。《菸害防制法》已明定加熱菸屬於「指定菸品」,應受與傳統紙菸相同的嚴格管制。

然而,近來國健署以《消費者保護法》為由,放寬部分加熱菸載具的展示限制,引發拒菸團體強烈反彈。

以楊姓女子為首的11人走私集團,自114年4月至9月間共走私26次、逾9千條菸品。(圖片來源/桃園地檢署)

拒菸聯盟痛批:開放展示形同縱容菸商違法

台灣拒菸聯盟日前發出聲明,直指跨國菸商在加熱菸上市前夕強行違法行銷,國健署卻以行政命令放寬展示規範,形同縱容。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指出,《中央法規標準法》第16條規定「特別法優先於普通法」,而《菸害防制法》是防制菸害的特別法,主管機關應依法行政,全面禁止任何形式的菸品或加熱菸載具廣告與促銷。

林清麗批評,目前許多超商櫃檯醒目地陳列加熱菸載具,且未附「菸害警示圖文」,讓每日買早餐或放學路過的學生、兒童直接暴露於菸商行銷影響之下,嚴重違背菸害防制初衷。

「法律保留原則被破壞」民團批衛福部違法行政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強調,《菸害防制法》第12條明確禁止菸品及「指定菸品必要組合元件」的展示或促銷,且第13條例外規定僅適用於菸品本身,不包含載具。主管機關若允許展示載具,等同違法行政,破壞法律保留原則。

王瀚陽也引用憲法法庭釋字第794號解釋指出,政府限制菸品廣告促銷的目的,是為了減少菸品使用、保護國民健康。若主管機關以「保障消費者知的權利」為由開放展示,等同忽視憲法已確認的公共利益優先原則,明顯偏離立法精神。

3大訴求:撤回行政命令、依法修法、嚴格管制展示

台灣拒菸聯盟、董氏基金會及國教行動聯盟共同提出3項具體訴求:

1. 撤回違法行政命令:全面禁止加熱菸載具展示,不得違反《菸害防制法》規定。
2. 若認為應開放展示,應循修法正軌:不能以行政命令取代立法院立法。
3. 即便例外開放,也應比照紙菸標準:展示不得突顯、圖片大小應等比例縮小,並強制附上「菸害警示圖文」。

聯盟呼籲政府依法行政,避免被國際菸商牽著鼻子走,讓「新興菸品」以包裝創新、展示巧思滲透青少年市場。

林清麗指出,若政府一手打擊走私、一手卻為菸商行銷開方便門,將削弱社會對菸害防制的信任,甚至助長非法市場。她呼籲,政府應加強邊境查緝、杜絕走私來源,同時在法規面守住底線,不應為外商壓力而鬆綁展示與行銷規範。

拒菸團體強調,若主管機關不能貫徹「依法行政」原則,任由加熱菸合法與非法市場交錯運作,將讓青少年成為最大受害者,並呼籲政府應懸崖勒馬,勿屈菸商壓力,守住台灣菸害防制最後防線。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2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3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4

男子「尿尿分岔」慌了 醫:40歲以上注意!有癌變可能

鏡報
05

不是害羞也不是不會社交!內向者分成4種 先搞懂你是哪一型

健康醫療網
06

性成癮能戒斷嗎? 醫曝需探討情緒、控制感的背後成因

NOW健康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