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家成為情緒避風港!100嚴選療癒宅,探索減壓空間提案
2025年,我們的生活節奏比以往更快,「家」理應是最能讓人歸零、補充能量的地方,但你是否有發現,現在的家偶爾也讓人喘不過氣—東西太多、太雜,光線不足、動線混亂,甚至一進家門那股說不上來的疲憊感,怎麼也揮之不去?100室內設計集結專業設計師打造療癒宅專館,透過不同角度的設計提案,從情緒健康、壓力管理到空間能量重整,探索那些能夠真正療癒生活的提案,讓家實現一個能讓你歸零、修復、再出發的空間。
40.9%的人睡不好,其實不只有你在累
根據2024年由台灣腦力健康協會進行的「全國精神健康指數」調查結果,得分僅81.67分,雖勉強及格卻是已創下近六年最低紀錄,代表大眾心理狀態比想像中還要緊繃,調查中更指出,自覺有睡眠障礙的民眾高達40.9%,其中大多數與情緒壓力、過度思慮、工作負荷等因素相關,顯示已經逐步進入高壓世代,情緒疲勞變得更加普遍,這也顯示過往要求華麗、設計感的住宅已經無法滿足現代人的心理需求,多數人渴望的是一處真正能療癒身心、恢復能量的情緒避風港。因此我們從源頭「家應該是修復能量的地方」切入,希望透過空間把那些壓力慢慢釋放,重新設定生活的節奏。
圖片由恦品設計提供
圖片由穎豐設計有限公司提供
療癒設計不只是美感,更能調節情緒
「光從哪裡進來」、「家具怎麼放才能釋出動線」、「門打開看到什麼會讓你安心」這些聽起來很細節的事,對我們的情緒卻有大大的影響,可以試著思考,光線如果太暗、物品堆太滿,會讓神經過度緊繃;動線不順,反覆被打斷的思緒也會讓你感到心煩意亂,這就是所謂的「空間壓力」,往往被忽視卻深深影響日常心情,所以療癒宅的設計,是基於怎麼讓你放鬆為出發點,設計師的角色不再只是單純提供視覺上的需求,更加留意的是材質觸感、光線層次,甚至是留白安排,以舒緩居住者生活上的煩躁與疲倦感,讓家轉換為只要走入並待著,即可感受到心定安穩的存在,而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居住空間與身心狀態之間的深層關聯,也促使療癒宅不再僅止於美學層面,而是成為了一種依循情緒節奏、量身打造的生活方式。
圖片由境寓空間設計提供
圖片由EFIL宜爾菲提供
打造療癒宅,讓情緒安全歸位
因此療癒宅不是一種固定風格,更像是一種空間意識的整合,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生活壓力來源與心理需求,打造具情緒復位的居住環境,比方說實木、石材、棉麻等天然材質能透過在視覺與觸感中穩定情緒,強化採光與空氣流通的設計則能降低生理與心理的壓力。以實際機能而言,像是經常加班或居家上班的人,可能會透過「轉場區域」重建作息邊界,像是進入房間前多了緩衝設計,讓休息模式在感受上變得更具儀式感,又或者設定一個能量角落-一張能夠靜靜閱讀的懶人椅、能擺上你所有快樂回憶的展示區、好好為自己沖煮一杯好咖啡的小吧台……這些都是讓你能夠關掉外界的雜訊,重新連接自己內在節奏的療癒,對情緒的修復效果都可能遠超你的想像。
圖片由一銓設計提供
圖片由大丘國際空間設計提供
療癒宅可以很簡單,重點在於回到最真實的自己
從現在開始,別再認為「療癒宅」只是很多人腦中會浮現Instagram上那些漂漂亮亮的房間照片、綠意、打卡牆,真正的療癒空間可以很日常、很簡單,重點是有個能讓你好好喘口氣、有能量重整自己的地方,面對新的一天及日常生活更有餘裕,此次100嚴選療癒宅專館,為你提供多元生活減壓提案,一起看看哪種空間哲學符合你現在需要的生活步調吧!
點我看100療癒宅專館→
圖片由森鼎設計Sunday Design提供
圖片由永山設計提供
引用資料:< 2024國人「精神分數」壓線及格:睡不好成國病、大選拉低身心健康 | Uho優活健康網 >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