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不夠吃!日本令和米之亂 因「減耕」稻米產量腰斬
日本持續鬧米荒,雖然政府多次釋出儲備米,但米依舊不夠賣。歸咎原因,除了氣候異常,還有日本實施好幾十年的「減耕政策」。當時為了穩定米價,控制產量,鼓勵農民轉作其他作物,萬萬沒想到現在稻米產量不足,出現「令和米之亂」。
日本正面臨嚴重的「米荒」危機,儘管政府多次釋出儲備米,卻無法解決根本問題。這場被稱為「令和米之亂」的危機源於多重因素,包括日本自1961年至2018年實施的「減耕政策」導致稻米產量大幅下滑、極端氣候影響收成、觀光人口激增消耗米量,以及農業人口持續減少。目前日本稻米產量已從1967年的1445萬噸減少一半以上,去年僅不到700萬噸,造成供需嚴重失衡,米價翻倍上漲,迫使日本擴大進口,甚至向韓國購買大米。
在橫濱一家超市,民眾大排長龍只為領取一張號碼牌,爭相購買政府投放的儲備米。即使每人限購一袋,超市貨架上的儲備米仍迅速售罄,許多晚到的顧客只能無功而返。有民眾表示已排隊兩個半小時。政府儲備米價格約2000多日圓,相較於市場價格極具吸引力,因為日本超市銷售的米價從去年每5公斤約2000日圓,飆升至今年5月每5公斤超過4000日圓。
米荒情況嚴重到有消費者從都市跑到鄉下米店搶購。米店老闆雨間瑞秀表示,雖然每年都有預定的進貨量和規劃,但現在出現許多平常不會來的一次性消費客人,大幅增加了銷售壓力。許多米店不得不貼出公告限制每人購買量,並為價格上漲向顧客致歉。
日本家庭主婦們感到非常苦惱,有人表示原本習慣一次購買30公斤米,但現在缺貨嚴重,進貨也受阻。許多家庭被迫將原本每天三餐吃米飯的習慣,改為一周只能吃二至三次。
農場經營者保坂一八指出,米價長期低迷導致農民無法獲利,越來越多人退出種稻行業,農地逐漸荒廢。此外,供應鏈問題也是危機的一部分,「日本農協」(JA)以低買高賣的方式幾乎壟斷大米交易。一位稻農表示,三年前價格一直沒變,從一兩年前才開始漲價約三成,但今年價格暴漲非常明顯。
與日本相反,南韓則面臨稻米過剩問題,南韓農會倉庫中的稻米堆積如山,遠超過國內消費需求。根據官方數據,南韓政府在2021年至2024年間共購買120萬公噸稻米,以應對供過於求造成的價格不穩定。南韓稻農抱怨稻米價格可能是20年來最差,考慮改種適合東南亞或歐洲人食用的米種出口。南韓稻米消費量跌至歷史新低,主要因為年輕一代流行以麵包取代白飯,政府正推廣用「米粉」替代小麥麵粉製作麵包,希望增加稻米消費量。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