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將缺席COP30!《CNN》:為中國送上1份大禮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本月稍早解僱了美國最後一批氣候談判代表,此舉不僅確立了美國退出國際氣候外交的立場,更可能為中國送上1份大禮。
據《CNN》的報導,美國國務院「全球變遷辦公室」(Office of Global Change)的裁撤,意味著這個歷史上的最大污染國,將缺席10年來最具影響力的氣候峰會之一,也就是今年11月在巴西貝倫(Belém)舉行的第30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30)。該辦公室原負責代表美國參與國際氣候變遷談判。
知情人士透露,由於國務院氣候團隊全數撤離,連平日定期與會的國會議員都無法取得與會資格。COP30本應成為劃時代峰會,為未來10年制定全球氣候議程,這段關鍵時期將決定人類能否避免陷入更嚴重的氣候災難。
長期氣候倡議者、COP談判資深代表兼氣候正義組織「Satat Sampada Climate Foundation」創始主任辛格(Harjeet Singh)批評,美國此舉是「在地球發生緊急事態時卸責」。他告訴《CNN》,美國在氣候談判中始終充滿矛盾:「口頭上高舉雄心壯志,實際卻持續擴張國內的化石燃料開採。」他警告,美國缺席將形成「危險的權力真空。」
川普上任後首波行動之一就是退出《巴黎氣候協定》(Paris climate agreement),這與他首個任期的做法如出一轍。裁撤全球變遷辦公室再次彰顯其政府反對氣候行動的強硬立場。國務院發言人僅表示「相關業務將酌情由其他部門接管」,對於是否派代表參加COP30則未正面回應。
專家憂心美國缺席可能削弱應對全球氣候變遷的能力。由多家非營利氣候機構組成的「歐洲氣候行動網路」(Climate Action Network Europe)總監馬丁內利(Chiara Martinelli)指出,歐洲等富裕國家可能將此視為「倒退的藉口」,貧窮國家則可能對談判程序失去信心。
但專家向《CNN》強調,最具戰略意義的影響在於,這可能賦予中國更多在地緣政治上的優勢,讓美國最強大的全球競爭者得以塑造「更可靠穩定」的國際夥伴形象。對此,國務院發言人拒絕對「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對中國的意義」發表評論。
在拜登(Biden)政府任內,氣候合作曾是美中緊張關係中罕見的亮點。但如今當美國正在打擊風電與太陽能產業,並大幅回歸化石燃料之際,中國正以驚人速度擴張清潔能源版圖。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氣候科學家羅格利(Joeri Rogelj)分析:「在COP30上,中國的聲音可能更受重視,因為他們已將綠色科技成長列為經濟戰略核心支柱。」
中國外交部在給《CNN》的聲明中,已將氣候變遷稱為「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強調「任何國家都不能置身事外、獨善其身」。關鍵在於中國是否會落實這些表態,並在缺乏其它超級大國的制衡下以身作則。所有國家須於9月前提交未來10年減排新目標,而中國過去常設定較為寬鬆的目標,同時持續運轉污染最嚴重的燃煤電廠。
這些目標將成為2035年前的氣候行動藍圖。作為近幾年全球最大污染國,中國的選擇將左右地球氣候走向。中國外交部未具體說明新目標內容,僅表示將「與有關各方共同努力……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挑戰,推動全球綠色低碳轉型進程。」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