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貿易協議達成:布魯塞爾讓步幾何?
(德國之聲中文網) 在經歷了近四個月的關稅不確定性後,美歐貿易協議於周日(7月27日)達成,歐洲各國政府和企業集體松了一口氣。
市場反應積極:周一(7月28日)開盤時,歐洲汽車制造商股價跳漲高達3%,而更廣泛的歐盟股指達到四個月高點。歐洲債券收益率下降,表明投資者對跨大西洋貿易緊張局勢可能緩解持樂觀態度。
根據協議,美國將對歐盟大部分出口商品征收15%的關稅,而歐盟將承諾向其最大貿易伙伴美國投資5140億歐元(約合6000億美元)。部分行業的關稅尚未最終確定。
雖然新的15%稅率比4月份對歐洲汽車制造商征收的25%關稅和此前計劃於8月1日生效的30%關稅要低,但它仍比美國總統特朗普第二任期開始前2.5%的關稅大幅提高。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Ursula von der Leyen) 對記者表示,新關稅稅率是“一項不錯的協議”,並補充說,這將為跨大西洋貿易恢復“穩定”和“可預測性”。然而,她也警告說,“15%不容小覷,但這已是我們能得到的最好結果。”
德國總理梅爾茨 (Friedrich Merz) 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稱該協議是“維護我們核心利益”和避免“跨大西洋貿易關系不必要升級”的手段。然而他承認對結果感到失望,表示:“我非常希望獲得進一步的減免。”
歐盟被批“可恥”協議
盡管歐盟政策制定者堅稱他們成功地將特朗普的關稅降至更溫和的水平,但許多歐洲政治和商業領袖譴責這項新協議對27個成員國組成的歐盟造成損害。歐盟最初尋求的是10%的關稅。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 (Viktor Orban) 在臉書直播中發表了尖銳的評論,稱“特朗普把馮德萊恩當早餐吃了”,並補充說這項協議比英國在5月達成的協議“更糟”。
根據英美之間的那項協議,大多數英國出口商品仍面臨美國10%的統一關稅,而經濟學家警告稱,美英協議缺乏深度,並使關鍵行業(如制藥和農業)面臨風險。
法國總理貝魯(Francois Bayrou)稱這項協議是“黑暗的一天”,他哀嘆歐盟——“一個自由人民的聯盟,為了申明共同價值觀和捍衛共同利益而走到一起,卻屈服於順從”。
與此同時,前歐洲知名議員居伊·費爾霍夫施塔特(Guy Verhofstadt)稱這項協議“可恥”且“一場災難”。他在X上譴責“美方沒有做出任何讓步”,並批評歐盟“談判拙劣”。
The EU - US deal is scandalous… a disaster…with not one concession from the American side…badly negotiated…
— Guy Verhofstadt (@guyverhofstadt) July 27, 2025
歐洲議會貿易委員會主席、德國歐洲議會議員貝恩德·朗格(Bernd Lange)在X上寫道,這項協議是“不平衡的”,布魯塞爾做出的讓步“難以接受”。
Deal reached #EU #US #tariffs 🇪🇺 🇺🇸
My first assessment:not satisfactory.This is a lopsided deal.Concessions have clearly been made that are difficult to accept. Deal with significant imbalance. Furthermore lot of questions still open.E.g. Standstillclause? More concrete numbers?— Bernd Lange (@berndlange) July 27, 2025
法國企業家阿諾德·貝特朗(Arnaud Bertrand)稱這項協議是“單向的財富轉移”,並補充說,“它看起來更像是19世紀殖民列強曾經強加的那種不平等條約——只不過這一次,歐洲是接受方。”
德國經濟研究所(DIW Berlin)對外貿易專家魯本·斯塔法(Ruben Staffa)表示,這項協議標志著“平均關稅比特朗普第二任期前增加了近十倍”。
協議對歐盟有何積極意義?
這項協議幫助歐盟避免了一場可能嚴重擾亂大西洋兩岸商業信心和消費者支出的全面貿易戰。
為應對美國更嚴厲的關稅,布魯塞爾此前已准備了720億歐元的反制措施,包括針對飛機和汽車的關稅。
據報道,其他可能的選項包括對某些鋼鐵和化工產品實施出口限制,以及可能對美國服務業——特別是在美國對歐盟擁有1090億歐元貿易順差的大型科技公司(Big Tech)和金融領域——采取行動。
盡管遠非理想,但該協議的經濟影響預計將相對溫和。德國商業日報《商報》(Handelsblatt)周一援引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IfW)的數據報道稱,這些關稅將使歐盟國內生產總值(GDP)減少0.1%。
這遠低於高盛去年估計的,如果美國僅征收10%的關稅,GDP將削減高達1%的預測。
一些行業將從中受益。彭博社情報預測,由於汽車關稅從27.5%下調,歐洲汽車行業將獲得40億歐元的收益。
然而,德國企業正准備承擔巨額成本:《商報》估計,新稅費將給他們帶來65億歐元的額外開支。
布魯塞爾本可以做得更好嗎?
盡管避免了貿易戰,布魯塞爾仍因未能從華盛頓獲得更多實質性讓步而受到批評。
分析人士認為,歐盟錯失了確保對高價值歐洲出口商品——包括葡萄酒、烈酒和奢侈品——獲得對等關稅削減的關鍵機會。
一些人建議,對美國科技巨頭和金融機構施加限制可能曾迫使特朗普降低汽車和制藥行業的關稅。
批評者還指出,布魯塞爾過早地撤回了其報復性關稅,他們認為這削弱了歐盟的談判籌碼。
另一些人則指出,歐盟領導人未能利用美國國內政治因素——例如針對共和黨票倉的出口商品,或鼓勵美國公司從內部游說特朗普政府。
歐盟成員國之間的內部分歧,特別是來自匈牙利的分歧,進一步削弱了布魯塞爾的立場。
與此同時,特朗普不可預測的策略和咄咄逼人的關稅威脅使歐盟談判代表在整個談判過程中處於劣勢。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項協議是一個初步框架,而非一項全面協議。在未來幾個月,布魯塞爾和華盛頓的談判代表將起草詳細文本,並確定15%關稅生效的日期。
鑑於特朗普在美日貿易談判中最後一刻提出要求的過往記錄,歐盟必須為潛在的修改做好准備。
該協議需要歐盟成員國批准和歐洲議會的審查,這一過程可能需要數周時間。
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面臨近十項法律訴訟,質疑其關稅政策的合法性,認為特朗普缺乏國會授權單方面征收關稅。如果其中任何一項訴訟成功,這些關稅可能會被宣布無效,從而引發新的談判。
關鍵的行業特定關稅也仍未解決。布魯塞爾仍在爭取葡萄酒和烈酒的豁免——這對法國和意大利尤其重要。制藥和半導體行業的較低稅率也在討論中。
最後,歐盟承諾放寬非關稅壁壘——例如監管復雜性和增值稅障礙——將需要仔細談判,以確保符合現有的歐盟標准。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