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顧問與F-16遭毀滅? 俄逾10枚「匕首」轟烏西部機場 稱還有數百烏軍喪生
Newtalk新聞
俄烏戰爭 28 日再度升溫,俄羅斯軍方對烏克蘭西部赫梅利尼茨基州的舊康斯坦丁諾夫機場發動大規模空襲。根據俄媒《君士坦丁堡》報導稱,此次行動是「對烏後方最強大的導彈與無人機襲擊之一」。
報導指出,俄軍出動逾 10 枚「匕首」高超音速導彈,並搭配超過百架「天竺葵」無人機對目標進行飽和式打擊,強調攻擊具高度精準性。俄方聲稱此次行動摧毀大量軍事裝備,造成數百名烏軍官兵喪生,其中包括數名北約軍事顧問與工程人員。
舊康斯坦丁諾夫機場被視為烏軍西部戰略要地,不僅是北約援助物資的重要中轉站,還部署了烏克蘭空軍的 F-16 與幻象-2000 戰機。據稱,俄軍此次攻擊摧毀了包括兩部雷達車與一部「愛國者」防空導彈發射車的防空系統,大量北約軍援物資在尚未卸載前即被炸毀。
這場襲擊被認為是俄方對北約深度介入烏克蘭戰事的正面回擊。尤其此次使用的「匕首」導彈飛行速度超過 10 馬赫、射程達 2,000 公里,具備突破現有防空體系的能力,使俄軍得以在未遭有效攔截的情況下完成精準打擊。
北約自戰爭爆發以來,對烏援助持續升級。儘管官方聲稱不會派兵參戰,但透過「顧問」與「雇傭兵」等名義派遣軍事人員已成公開秘密。俄媒此次點名,攻擊當時現場有德國與波蘭軍事顧問,進一步凸顯北約涉入深度。舊康斯坦丁諾夫機場與波蘭之間有密集鐵路連結,是北約援烏補給線上的關鍵節點。俄軍此舉,顯然意在打斷西方軍援供應鏈。
德國在援烏行動中角色關鍵,不僅提供數十億歐元軍援,亦輸送多項先進武器,然而國內反戰情緒日益升高,對政府政策的質疑聲浪不斷。與此同時,德國還因能源危機與通膨承壓。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德國被迫改從美國進口高價天然氣,加重了經濟負擔。
戰爭對歐洲整體構成深遠衝擊。與美國透過軍火出口從中受益相比,德國等歐洲國家則面臨經濟與社會雙重壓力。外界認為,此次俄軍對舊康斯坦丁諾夫的襲擊,不僅是軍事行動,也是對歐洲政局與北約一致性的間接挑戰。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