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新關稅以10%或15%為基準 美海關坦言「非常混亂」民主黨斥「全球傻蛋」
美國總統川普7月31日公布調整過後的「對等關稅」稅率,再度引發全球對於國際貿易的不安,該稅率主要以美國與對象國家是否享有貿易順差為判定條件,並以10%、15%稅率為分界,且為了使美國海關與相關機構有充分時間進行調整,並不會在1日開始實施,而是在7日正式上路,然而在細節未獲得充分披露下,各界對於實際執行的形式傷透腦筋。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一般而言,美國對於享有貿易順差的國家,實施10%的「普遍」(universal)關稅,維持與4月2日相同的水準,但美國對於出現貿易逆差的國家,則祭出最低15%的關稅稅率。
報導表示,獲得15%關稅待遇的國家約有40個,且對其中多數國家而言,該稅率低於川普(Donald Trump)在4月2日所公布第一版「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的水準,但少數國家則面臨更高的關稅;其中,約有數十個國家因為使美國面臨鉅額的貿易逆差,因此在與美國完成談判,或是直接接獲美方通知信之下,得到高於15%的關稅待遇。
此外,白宮所公布的新貿易政策中,也設立了針對規避高關稅稅率,先從高關稅國家運往低關稅國家,而後轉運往美國的貨品懲罰機制,該類貨物將面臨高達40%的額外懲罰;美國官員表示,目前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CBP)所認定的轉運貨物,原本就已面臨罰款,且新的40%罰則,將與該罰款並行,藉由重罰杜絕此類手法。
雖然在川普簽署行政命令之後,大部分國家的新關稅稅率都已明朗化,但由於實際施行的細節未獲得充分披露,使包括美國聯邦機構在內,美國國內與國際對於新制度如何實施都傷透腦筋,報導指出,由於有部分國家在8月1日的期限之前,仍未完成與美方的談判程序,因此使情況更為複雜。
報導認為,雖然行政命令之中,訂出了公布之後7日開始實施的緩衝時間,但對於在第一線執行政策的聯邦機構與人員,短期內完成相應程序的調整,以及隨時出現變動的可能性,都讓新制的執行更加艱困,且政策的高度不確定性似乎已經成為川普施政的特徵之一。
報導引述1名企業高層人士說法,指出面臨各種截止期限,負責徵收關稅的海關人員所面臨的情勢「非常混亂」,美國聯邦參議院民主黨議員,則形容川普關稅政策猶如「縫縫補補」拼湊出的產物,少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更直言此舉讓美國在全球的眼中成了「傻蛋」。
舒默表示,這些關稅形同「對美國人民發起的貿易戰」,不僅「引起混亂與高度不確定性」,且在「川普完全沒有計畫、策略,對自己所提政策都無法保持誠信的情況下,沒有人能夠知道下一步會是什麼」。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