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蝦」新加坡增購軍備武裝到牙齒 潛艦增至6艘將與區域大國平起平坐
在首任總理李光耀的倡導下,新加坡始終遵循在1960年代所提出的「毒蝦」建軍概念,並且正逐步將軍力提升至區域內首屈一指的程度,令其他勢力不敢輕易攖其鋒,且在5月時更簽約增購2艘潛艦,使旗下潛艦規模擴大1.5倍達到6艘之譜,與包括澳洲、印尼等其他區域大國平起平坐。
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獨立建國之後的新加坡未曾涉入任何戰爭之中,該國政府也不願明確指涉可能有必要對抗的勢力,但在首任總理李光耀所提出的「毒蝦」(poisonous shrimp)理念指導下,新加坡始終致力於打造一支讓外界不敢輕易尋釁的武裝力量。
在不斷追求強化軍力的驅動之下,今年新加坡軍費規模為182億美元(約5445億元新台幣),比上一個財政年度增加了12%,主要在彌補新冠肺炎流行期間,未能推動的軍事現代化計畫,且官員預計未來10年之內,星國國防預算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例將可達到3%左右。
新加坡國防官員表示,採購新潛艦的目的,是強化在該國周邊熱帶水域作業的能力,且近期包括泰國與柬埔寨、印度與巴基斯坦等東南亞與南亞國家之間,接連爆發武裝衝突,使原本對於美中衝突態勢就已經高度敏感的新加坡更加警覺。因此,總部在倫敦的數據分析與諮詢公司GlobalData在今年3月發表的報告之中,認為新加坡的國防預算每年將出現4%的穩定成長,並於2030年時達到216億美元(約6462.7億元新台幣)的規模。
該報告也指出,新加坡的軍費中,有很大一部分屬於資本支出,比例達到18.7%,凸顯出新加坡對先進裝備、軍事基礎建設與技術發展等長期資產建構的重視,其中,今年5月新加坡國防部與德國軍工大廠蒂森克虜伯(Thyssenkrupp)簽署增購2艘「長勝級」(Invincible-class)柴電潛艦的合約,便是顯著例證。
報導指出,預計2034年開始交付的新造潛艦,將使新加坡擁有6艘「長勝級」水下戰力,此外,已卸任的星國防長黃永宏,今年3月證實已向美方採購6架F-35A先進戰機,若加上原本就已訂購的12架F-35B戰機,未來新加坡該系列機隊規模將達到20架。
顯示全部
留言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