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中國壟斷局面 美國考慮與緬甸反抗軍合作開採與製造稀土
《路透》本周獨家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政府聽取多種互不相容的提案,這些提案將明顯改變美國長期以來對緬甸的政策,希望藉此爭取掌握在緬甸反抗軍(KIA)手中的豐富稀土資源,以減弱中國壟斷全球稀土市場的優勢。
4位直接了解談判情況的人士表示,目前尚未做出任何決定,專家表示存在巨大的物流運輸障礙,但是如果這些想法付諸行動,華盛頓可能需要與掌控緬甸大部分豐富重稀土礦藏的少數民族反抗軍達成協議。
民間向川普政府提出多項建議
其中一項提議主張,美國和緬甸執政的軍政府進行談判,爭取和克欽(Kachin)獨立反抗軍達成和平協議;另一項提議呼籲,美國直接與克欽獨立軍合作,而不是與軍方政府接觸。
自從2021年2月,緬甸軍方領導人推翻民選政府以來,華盛頓一直避免與緬甸軍方領導人直接對話。
消息人士透露,一位美國商業說客(曾擔任翁山蘇姬顧問)、一些外部專家在跟緬甸獨立軍(KIA)間接談判後,對政府官員提出這些想法。
稀土是由17種金屬組成的金屬,用於製造將電能轉換為動能的磁鐵。所謂重稀土金屬,用於製造戰鬥機和其他高性能武器,美國境內重稀土產量極低,依賴進口。
確保稀土礦供應,是川普政府與中國戰略競爭的重點。根據國際能源總署統計的數據,中國佔了全球約90%的稀土加工產能。
由於美國對緬甸軍方領導人實施制裁,以及針對羅興亞少數民族的屠殺行為,華盛頓痛批這是種族滅絕和反人類罪,美國約4年沒有與緬甸軍政府接觸,未來如果恢復接觸,將是美國政策的重大轉變。
上周,川普政府解除多個緬甸軍政府盟友的制裁,但是美國官員表示,這並不意味說,美國對緬甸政策有任何更廣泛的轉變。
美國可以在緬甸扮演和平斡旋的角色
知情人士透露,提交給美國政府的想法還包括取消美國總統川普威脅的對緬甸徵收40%關稅,撤銷對緬甸軍政府及盟友的制裁,與印度合作,加工緬甸出口的部分重稀土,以及任命特使執行這些任務。
一位接近副總統范斯辦公室的人士表示,7月17日,在副總統范斯辦公室舉行的一次會議上,多位人士討論其中一些建議,出席會議的人士包括曾在緬甸經營一家安保公司的緬甸美國商會前會長卡斯蒂略 (Adam Castillo),范斯的亞洲事務和貿易顧問,范斯本人並未出席。
卡斯蒂略告訴《路透》,他對美國官員建議美國可以在緬甸扮演和平斡旋的角色,以及敦促華盛頓效仿中國的做法,首先應該促成緬甸軍政府和克欽獨立軍 (KIA) 達成雙邊自治協議。
雖然范斯辦公室拒絕就卡斯蒂略訪問白宮一事發表評論,但是知情人士表示,自從川普1月20日宣誓就職以來,川普政府一直在審查對緬甸的政策,並考慮與軍政府就貿易和關稅問題進行直接進行討論。
一位高級政府官員在被問及7月17日的會談時回答:「官員認為這次會談是對美國商界的禮遇,並支持川普總統平衡美國對緬甸5.79億美元的貿易逆差的努力。」
卡斯蒂略形容緬甸的稀土礦藏有如一隻「金鵝」。他告訴美國官員,在主要的少數民族武裝團體當中,特別是是克欽獨立軍已經厭倦被中國壓榨,希望與美國攜手合作。
緬甸偏遠山區的稀土向外運輸困難
緬甸克欽地區的礦場是重稀土的主要產地,這些稀土出口到中國進行加工。
他表示,他曾多次敦促華盛頓官員與克欽獨立軍達成協議,例如與印度、美國合作,進行稀土加工,最後外銷重稀土給美國,四方安全對話組織的成員包括美國、澳洲、印度、日本。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印度政府官員表示,他不知道川普政府是否已經對印度通報這類計劃,但是他強調,此舉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實現,因為這需要建造用於加工稀土的基礎設施。
自政變以來,緬甸飽受內戰蹂躪,軍政府及盟友已被趕出緬甸大部分邊境地區,包括目前克欽獨立軍控制的稀土礦帶。
稀土產業消息人士表示,大約三個月前,在克欽邦接管奇普維潘瓦礦帶後,美國官員曾與克欽邦政府聯繫,要求叛軍提供克欽邦稀土礦業概況。
消息人士補充說,任何新的大型稀土供應鏈,都需要將礦產從偏遠山區的克欽邦運往印度,然後運往印度,這未必可行。
專家表示,「如果美國和克欽叛軍想把位於中國/緬甸邊境的礦場的稀土運到印度進行加工,只有一條路可走,中國人肯定會介入阻止。」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