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敲定對等關稅 內容與影響一文讀懂
(中央社華盛頓31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今天敲定先前展延的對等關稅政策,以平衡他認為不利美國的全球貿易體系。更新後的美國對近70國所課稅率範圍從10%到41%不等,較今年4月初首度公布時略低。
川普4月2日在他所謂「解放日」(Liberation Day)宣布對大部分貿易夥伴加徵10%到50%不等的基準關稅/對等關稅,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盪後,旋即又在4月9日宣布對等關稅措施暫緩90天,期間僅實施10%基準關稅,供各國與美談判盼爭取較低稅率。
美國財經新聞網CNBC指出,白宮今天公布的對等關稅加徵列表裡,敘利亞的稅率最高,達到41%;寮國與緬甸為40%;瑞士與南非也分別面臨39%與30%的關稅。
對一些尚未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亞洲國家來說,川普今天公布的稅率能讓它們稍微喘口。清單對泰國輸美貨品關稅將從原本的36%降至19%,馬來西亞從先前的24%降至19%。台灣則從先前的32%降為20。
根據白宮發布的清單,未入列的國家將被課徵10%關稅。白宮表示,新稅率將於美東當地時間8月7日0時1分生效。
● 稅率概分3類 視赤字規模與是否達成協議而定
彭博(Bloomberg News)引述一名美方高層指出,對各國加徵關稅大致分為3類:一、對美貿易順差的國家,關稅約為10%;與美達成協議或對美僅有小幅順差的國家,約為15%;未與美國達成協議而順差又較大的國家,則面臨較高稅率。
清單列出目前已和美國達成協議的國家地區:歐盟、日本、英國、韓國、菲律賓、印尼及越南。紐時稱這些國家為安撫川普,承諾將大量購買美國能源與飛機、加碼投資美國,並提高美國農工產品的市場准入。
與美國達成這些初步協議國家的關稅雖然低於原先,但仍遠高於歷史常態。
相對貧窮的寮國被課高關稅。緬甸主要銷美商品是服裝,寮國則是電子設備。據路透社指出,美國向寮國的進口額在2024年成長翻倍,很可能是中國為規避高額關稅,將太陽能板工廠轉移至寮國設立生產線。
● 洗產地另將加課40%轉運關稅
根據白宮聲明,所有被認定為「轉運」以規避原產地的商品,將額外被課40%關稅。
紐約時報指出,這類「轉運」行為最常見的方式是中國製造的商品被運到第三國,在當地重新包裝或做表面的變更後再出口到美國,以規避對中國銷美的高關稅。
● 美平均關稅從2.5%攀升至18.4%
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Yale University's Budget Lab)指出,外國貨品銷往美國的平均關稅在今年初約為2.5%,一旦新關稅措施生效,將驟升為18.4%;美國一般家庭今年將額外支出2400美元。
美國消費者短期內將面臨鞋類漲價40%、服裝漲價38%;到2025年底失業率將上升0.4個百分點,到2026年底將上升0.7個百分點。耶魯實驗室並預估2025年及2026年,美國的GDP成長率將各掉0.5個百分點。
華盛頓郵報指出,川普政府希望透過降低美國人購買外國商品的意願來振興國內製造業,然想扭轉過去30多年來全球經濟整合趨勢非一蹴可及。許多消費性與工業用產品如今美國國內已不再生產,使得美國消費者別無選擇,只能為這些被課關稅的進口品花更多錢。
紐時指出,川普正在推行一套由自行構想的新貿易體系,這套體系比以往更趨於保護與孤立主義。
康乃爾大學貿易政策教授普拉薩(Eswar Prasad)表示,今天是「全球貿易整合年表上黑暗的一天」全球貿易整合曾一度被視為能凝聚各國、共同追求繁榮願景的希望所在。
他說:「川普已不可逆地對全球以規則為基礎的貿易體系揮下鐵鎚,並以一種難以在可見未來修復的方式將其打碎。」
● 加拿大實質影響有限
川普在行政命令中指出,加拿大未能配合遏制芬太尼跨境流動,以及加拿大先前的報復反制,對加拿大商品關稅提高至35%。不過加拿大商品只要符合美墨加協議(USMCA)的「北美產品」定義,仍能免於對等關稅。
根據研究機構RBC Economics估算,如此一來豁免範圍涵蓋約94%的加拿大出口品項。然而,汽車、鋼鋁仍受川普特定品項關稅影響。(譯者:陳亦偉)1140801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