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失勢傳言是黨內捅刀?美媒曝鬥爭手法
[NOWnews今日新聞] 海外中文圈今年盛傳「習近平失勢」、「中共軍方奪權」等傳言,雖然並未有具體證據,但仍引發網路熱議。外媒分析,這些傳言並非無意義的雜音,而是習近平政治體制越來越不透明和個人化的體現,而透過傳言進行政治鬥爭是中共政治的傳統。
《華爾街日報》近日以「『中南海秘辛』何以甚囂塵上」為題報導,分析海外中文圈近期熱議再度浮現的中南海政治危機傳言。這些傳言雖缺乏證據,卻非毫無意義的雜音。
報導指出,習近平5月底至6月初長達兩周沒有公開露面,意外缺席在巴西舉行的金磚國家會議,且中共沒有公布5月是否有舉行每月一次的政治局會議,加劇流言瘋傳。雖然這些情況值得注意,但遠不能證明習的權力遭威脅。
習近平雖然減少了海外出訪,卻仍在主持中共黨政的高層會議、改在北京接待外國領導人,他的消息仍占據著官媒的頭條,這很難說有失勢的跡象,可能72歲的習近平只是在下放更多的日常工作。
但上述解釋仍難以平息外界廣傳習近平失去權力的流言,不是因為流言是真的,而是因為在中共高度保密和集權控制之上的體系中,「聽起來有可能是真的」。
中南海的黑箱會催生瘋狂的流言,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資訊真空會助長猜測」,尤其是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共已經系統性地拆除了以往還存在的有限透明度和意見回饋管道。
研究中國政治的學者唐志學(Joseph Torigian)直指,「傳言是中國體制的一個固有特徵」,而且「人們願意相信的那類傳言,更容易被傳播」。
此外,《華爾街日報》也提到,中國政治中有一個由來已久的傳統,那就是「傳言可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曾說過,中共高層領導人之間不會公開挑戰對方,而是會透過背後捅刀子和散布謠言來占上風,他也對這種「兩面派」手法感到不滿。
文章分析,目前尚未得知有關習近平失勢的流言,幕後推手是否就是這種「兩面派」的政治文化,但可以肯定這些傳言並非憑空出現,因為習近平永無休止的清洗運動得罪很多人,且中國正面臨嚴重的經濟困難,當人們感受到這種經濟痛苦時,就會尋找替代方案,這些傳言反映出習近平「不明智的政策」正受到挑戰,或認為領導曾更迭可以為中國經濟帶來轉機。
文章總結,相較於這些傳言的真實性,傳言持續存在所顯示的問題更重要,那就是體制的不透明正在滋生猜疑,也反映出大眾對改變的渴望。
留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