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者警告:川普若以台灣為代價博取中國好感 恐加劇熱戰爆發風險
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發起關稅戰,繼而引發中國祭出稀土管控等手段反擊,從而使雙方進入長期貿易談判之中,且近期更是浮現華府為了與北京達成協議,疑似出現不惜讓步,並以台灣為代價的態度,使專家示警,指川普若不惜破壞美台關係,也要達成「川習會」以及美中貿易協議,最終恐大幅增加爆發戰爭的風險。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高等國際研究院」(SAIS)季辛吉國際事務傑出教授(Henry A. Kissinger Distinguished Professor)布蘭茲(Hal Brands)在彭博刊登的評論之中,表示川普(Donald Trump)在首屆任期之中,成功讓美國兩黨達成了針對中國的新冷戰共識,亦即各界一致認為中國是美國最重大的安全威脅與競爭對手,成為其最具歷史意義的成就。
在過去25年之間,美國官員咸認中國能夠在美國所主導的世界秩序中,扮演負責任的參與者,但是川普與其團隊推翻了這樣的假設,認為專制程度持續升高,且自我膨脹的中國正試圖「塑造一個與美國價值觀與利益相悖的世界秩序」,因此陸續推出包括對華為(Huawei)的晶片限制、增加對台灣軍售、重啟四方安全對話,以及強化對美國夥伴關係的投資等手段,並且成為隨後拜登(Joe Biden)政府對中政策的框架。
然而,布蘭茲認為,受到交易性格以及矛盾個性影響的川普,懷抱著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面的期望,因此從2017年到2020年初,川普始終在大國競爭,以及美中交易路線之間舉棋不定,直到讓川普連任失敗的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才讓白宮之中對中國採取鷹派立場的人士占了上風。
隨著川普重返執政,由於其所任命的包括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以及國安顧問瓦爾茲(Mike Waltz)等人都是鷹派人士,一度使川普新任期展現出大有可為的態勢,但一手好牌隨後卻被打壞,4月發起全球關稅戰,最終演變為稀土禁運,使川普政府再度在與中國對抗這條路上出現退卻。
布蘭茲指出,不受控的美國總統面對著中國反制手段以及堅硬立場,開始撤銷對中國的出口管制,在本月中旬,川普批准輝達(NVIDIA)旗下H20晶片向中國出口,這樣的讓步恐強化中國在人工智慧(AI)領域的創新、情報蒐集以及運用在軍事上的能力,更是向北京發出美國出口管制並不是鐵板一塊,而是可以成為談判議題的訊號。
根據各界報導,目前川普似乎正在考慮進一步放鬆科技出口管控的可能性,很顯然是著眼於達成和中國的貿易協議,從而為期前往北京進行國是訪問醞釀氣氛,且在本周又再度向中國讓步,對賴清德總統冷淡以對,布蘭茲認為,川普若因為交易性格影響而不惜破壞美台之間的關係,後續可能帶來的傷害恐超越想像。
分析指出,對盟邦祭出高關稅,將破壞美國與中國競爭所需、自由世界的高度整合,且對境內大學進行勒索與威嚇,並且刪減補助款,將會使創新生態大受打擊,從而削弱美國長期擁有的理論與技術優勢。此外,對包括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等援外機構進行裁員或是經費刪減,都將讓美國在全球發展、治理以及資訊的競爭當中處於不利地位。
布蘭茲也認為,川普對外除了正在放棄美國在國際賽局之中,取得勝利所需的關鍵籌碼,對內也正在利用自己對共和黨的掌控,削弱跨黨派的反中共識。雖然川普可能認為貿易協議對於美中關係的穩定有莫大助益,但在北京持續全力發展軍事能力,並且不斷強化對台灣的脅迫行為之下,也許川普不應如此篤定。
美國印太軍事最高指揮官、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Samuel Paparo)上將就表示,近期中國在台灣周邊地帶所舉行的大規模軍演,實際上是發動侵略的「預演」而非單純的演習,因此,布蘭茲認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有可能藉機挑動新的威基,從而迫使川普進一步削弱對台灣的支持,換取美中關係的維持,若這樣的情景發生,美國在新冷戰之中退縮所得到的回報,將會是熱戰爆發風險的進一步加劇,從而嚴重威脅全球安全以及發展。
顯示全部
留言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