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拒賴清德過境「示弱又怕激怒中國」?美智庫:正確且合理
近幾週外國各大媒體盛傳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拒絕批准總統賴清德的出訪「過境美國」行程,關鍵原因在「怕激怒中國」,眾多民主黨人士、智庫、前美國官員等都抨擊此舉根本是在「向中國示弱」。然而華府智庫昆西國家事務研究所(Quincy Institute of Responsible Statecraft)學者卻撰文分析,在如今美中、兩岸關係皆緊張的局勢下,拒絕賴清德過境美國是「正確且合理的選擇」。
先前《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爆出川普拒絕批准總統賴清德的過境美國行程,國務院還出面表態「會依照過往台灣總統或高級官員出訪過境的慣例」,來進行安排,不會有拒絕的情形。不過相關言論仍難以滅火,許多民主黨人士、智庫、前美國官員等都抨擊此舉根本是在「向中國示弱」,指出認為美國不該背棄長期的民主盟友台灣。
不過華府智庫昆西國家事務研究所的學者詹姆斯·朴(James Park)撰文分析,以往當美中關係與兩岸關係較和緩、穩定時,北京政府通常對台灣總統過境美國的反應較寬容,至多就是例行的言論譴責或放話,不會有實質行動。
然而在如今台灣更加親美、互動增多,兩岸關係與美中關係都很緊張之際,北京政府的反應就會變得更有敵意,更容易使緊張的局勢加劇。華府智庫認為,川普此時正值與中國貿易暫時休兵、仍在進行雙邊談判之際,這對川普才是「重中之重」,冒著讓賴清德過境美國激怒北京政府的風險,實在是得不償失。
華府智庫最後指出,本質上川普政府是否讓賴清德過境美國的決定,對美台合作無具體實質影響。這也不代表川普未來都會拒絕台灣總統過境,雙方務實的合作,如美國政府向國會提議擴大對台援助,以及台灣政府購買美國軍事裝備等,遠比象徵性的訪問來的更有意義。
顯示全部
留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