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政主導局面鬆動?緬甸結束長達數年緊急狀態 軍方擬啟動多黨選舉程序
緬甸軍政府近日宣布終止自2021年以來實施的全國緊急狀態,為今年12月舉行的大選鋪路。然而,此次選舉遭反對派團體抵制,並被國際觀察人士質疑為「用以鞏固軍方統治的假選舉」。
根據《法新社》和《路透社》的報導,緬甸軍方領導人敏昂萊(Min Aung Hlaing)於週一宣布正式終止自2021年政變後施行的緊急狀態,並表示將儘速舉行大選,開啟新一輪政治過渡進程。這項聲明於國防與安全委員會會議後由國營媒體公布,被視為軍政府朝向恢復文人統治的象徵性一步。
緬甸軍方表示,目前已準備好啟動「多黨制民主體制」之選舉程序,但尚未提供具體時間表。反對派與人權組織則質疑軍方是否真心推動公正選舉,並擔憂選舉過程可能缺乏透明與自由競爭。緬甸軍方自2021年2月推翻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領導的民選政府後,進入長期政治動盪。期間軍方多次延長緊急狀態,原定的大選亦數度推遲。此次宣布解除緊急狀態,外界普遍解讀為軍政府在內外壓力下,試圖重新取得合法性。
據悉,現年68歲的敏昂萊可能仍保有主導權力,透過憲法機制或軍方掌控的政黨繼續影響未來政府。緬甸軍方一貫保留國會四分之一席次與國防、內政等要職任命權,使其在政治上具高度影響力。儘管具體投票日期尚未公布,軍政府已開始政黨登記程序,並進行電子投票機使用訓練。反對派團體與前民選議員已表明不會參與。
國際社會則持續呼籲緬甸軍政府釋放所有政治犯,恢復民主秩序。聯合國與東協(ASEAN)也多次對軍政府施壓,要求進行包容性的政治對話,停止對平民的暴力行動。與此同時,軍政府也於本週三通過一項新法律,規定凡言論或抗議活動若試圖「破壞選舉過程」,將面臨最高10年徒刑。
去年配合選舉進行的人口普查初步結果顯示,全國5100萬人口中有約1900萬人未被納入統計,官方歸咎於「安全風險高」等因素。這也凸顯當前內戰對選舉覆蓋範圍的限制。外界分析指出,反政府武裝勢力可能在選前發動攻勢,藉此表達對軍方操控選舉的反對。
。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