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區經濟第二季度幾乎未獲增長 德國受關稅打擊程度最高
(德國之聲中文網)歐洲經濟在今年第二季度幾乎沒有增長,此前為應對美國對等關稅而緊急加速出口的努力出現逆轉,導致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的經濟產出出現下滑。
歐盟統計局(Eurostat)周三報告稱,歐元區20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僅增長0.1%,而去年同期則增長了1.4%。
美聯社指出,上周末歐盟與美國達成的貿易協議規定,美國對歐洲商品征收15%的普遍關稅,因此未來幾個月歐洲的經濟前景也不容樂觀。更高的關稅將增加歐洲出口商品的成本,這些成本要麼將轉嫁給美國消費者,要麼將由企業自身承擔,從而壓縮利潤。
今年第一季度歐洲經濟出人意料地獲得0.6%的增長。當時的數據增長是受到企業為規避特朗普總統於4月2日宣布的新一輪關稅而提前出貨的推動。
德國和意大利的經濟產出在第二季度均下降了0.1%;法國增長0.3%,主要受汽車和飛機庫存增加推動,國內需求則基本停滯。在歐元區四大經濟體中,只有西班牙表現強勁,達到了0.7%的增長。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歐洲高級經濟學家帕爾馬斯(Franziska Palmas)表示:“美國征收15%的普遍關稅,預計將令歐元區GDP減少約0.2%,今年剩余時間的經濟增長可能依然疲弱。”
德國經濟仍未恢復到6年前疫情前的水平,其出口導向型產業正面臨諸多挑戰,包括來自中國的更強競爭、技能型勞動力短缺、能源價格居高不下、基礎設施投資滯後,以及繁復的監管和官僚體系。
帕爾馬斯指出,德國“受到關稅打擊的程度可能高於其他主要經濟體,今年將繼續面臨困境”,直到新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領導的政府明年啟動新的財政支出計劃,彌補基礎設施缺口,才會對提振經濟產生積極影響。
(美聯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