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哥談好宅》輕量化成建築新趨勢 從結構負重到耐震效能,解析輕隔間施工關鍵
現代建築越蓋越高,為追求輕量、安全與環保,於是「輕隔間」工法越來越普及,它不僅能有效減輕建築負重,更具備施工快速、降低地震壓傷風險等優勢,成為打造安心家園不可或缺的選擇。
文/戴雲發 圖/PEXELS
現代材料科技日新月異,隨著建築趨勢朝向「輕量化」、「高效率」、「環保永續」發展,在飛機及汽車的材料應用上,也一直朝輕量化且耐用性高的規劃設計前進,目標是符合原有的架構安全性之外,藉由輕量化能降低油料或能源的使用。
同樣道理,大家平常在工地看到工人將一包一包的水泥及砂拼命往上部樓層吊運,進行泥作打底工程,以肉眼判斷建築物的總體重量確實因此有所增加,卻從未仔細思考過,到底牆面及梁側的泥作,打底會占多少結構重量百分比?
建築物如能朝向輕量化規劃設計施作,則當建築本身自重輕量化後,受地震力的影響將會降低,進而提升建築結構的安全性。其中,「輕隔間」的應用愈來愈普遍,不只減輕建築負重,更在地震來臨時降低潛在傷害,是現代住宅裝修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工法。
輕隔間是什麼?為什麼取代傳統磚牆?
輕隔間是一種使用輕鋼架為骨架,外覆各類板材(如石膏板或矽酸鈣板)拼接而成的隔間牆系統。這種做法源自國外,取代早期的木作隔間,不僅施工快速、防火、可回收,更因重量輕,即便在地震時牆體倒塌,也能有效降低壓傷風險,成為現代建築追求安全與環保的首選。
板材怎麼選?兩種主流板材一次搞懂
輕隔間的板材種類多樣,舉凡:石膏板、矽酸鈣板、水泥板和灌漿板等等,市面上頗受青睞、使用普遍、價格親民、可塑性高及具備防火效能的,以常見的石膏板及矽酸鈣板為例來介紹。
石膏板,價格親民、具備防火、隔音、耐震功能。一般居家常用的為普通石膏板,其規格多為9mm、12mm和15mm,這些數字代表的是板材的厚度,不同的厚度其效用當然不同,厚度愈厚的板材,它的耐撞程度愈高、防火性能愈強、隔音效果愈佳,當然價格也比較高。
浴室和廚房儘量避免使用普通石膏板,以免板材受潮,但防潮石膏板除外。
再來則是矽酸鈣板,除了防火、隔音,更具備防潮、防蟲蛀優勢,同樣有多種種類及規格,居家常用的為6mm、9mm以及12mm,適合用在濕氣較重的空間如廚房或衛浴。價格比石膏板稍高。
乾式、濕式隔間,哪個更適合你家?
其施作工法可分為乾式與濕式隔間。其中乾式隔間,前述的二種板材皆適用,用輕板材與鋼骨乾式施工而成,隔間內可視需求填塞隔音棉,施工速度最快,重量也最輕,常用於房間的隔間,格局要更變時也最容易拆卸,但不耐潮,較不建議用在濕區。
至於溼式隔間,又稱灌漿牆,是一種在隔間內填入輕質混凝土、保麗龍球的隔間系統,內含保麗龍球的配比愈高,牆體重量愈輕,不但大可減輕牆體重量,且仍保有混凝土不透水的特性,常用在衛浴、廚房等區。
輕隔間裝修小提醒:選對材、安心住
選擇板材時要依空間特性挑選合適類型,若希望加強防火或隔音,可在牆體中填充岩棉或玻璃棉等材質,提升整體效能。此外,骨架與上槽間應預留緩衝空間,約1至1.5公分,有助地震時吸收位移、降低受損風險。
從牆面到天花板,從隔音到耐震,輕隔間不只是裝修的一種選擇,更代表著對安全、效能與環保的重視。無論是新居裝潢還是危老都更,選對隔間工法,是打造安心家園的第一步。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開放式廚房 vs 封閉式廚房一邊是時尚大器、無隔閡的開放式廚房,做菜同時也能和家人互動聊天,空間感滿分; 另一邊是隔絕油煙、乾淨俐落的封閉式廚房,料理起來不用擔心油煙味飄散全屋。
對你來說,哪一種才是最對味的廚房空間?快投下你的一票!住展房市對決,沒有標準答案,只有你的態度!
【 住展雜誌 】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發哥談好宅》輕量化成建築新趨勢 從結構負重到耐震效能,解析輕隔間施工關鍵 】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