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屆金漫獎入圍名單公布 黃健和獲特別貢獻獎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文化部今(18)日公布「第16屆金漫獎」入圍名單,今年總獎金共275萬元,224件作品報名參賽,歷經初審及複審後,特別貢獻獎由資深編輯黃健和獲得;包括「漫畫新人獎」、「跨域應用獎」、「漫畫編輯獎」、「年度漫畫獎」等24件入圍作品,將於10月下旬頒獎典禮現場揭曉最後決審得獎名單,並於國家漫畫博物館東側園區同步辦理金漫獎入圍作品主題特展。
文化部指出,今年特別推出「下一本作品」獎勵,獲選「漫畫新人獎」、「年度漫畫獎」及「金漫大獎」獎項得主,都可以申請60萬元獎勵,接續創作下一本漫畫;另有「青漫獎」,鼓勵具中華民國國籍高中職在學學生(含實驗教育機構),或符合年紀(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的青年,在9月19日前報名。
評審團表示,「特別貢獻獎」得主黃健和於80年代末起編輯週刊《星期漫畫》,開啟臺灣漫畫黃金年代,更率先帶領臺灣漫畫進入歐美漫畫市場,讓臺灣漫畫從本土走向世界,30逾年來貢獻卓著且功不可沒。
針對總體參賽趨勢,評審團認為,今年漫畫題材多元,包含社會寫實、本土地域文化、文學改編等,部分科幻題材也很亮眼,參賽者無論老將、新秀,每位都實力堅強,競爭極為激烈。
「漫畫新人獎」入圍作品選題多元有創意,畫風成熟、筆觸大膽,關注末日、科幻等熱門話題,也不忘直指人心,不僅沒有新手的生澀,潛力與野心更不容小覷,同時展現了作品的藝術層次與商業價值。「跨域應用獎」入圍中可以看到對於臺漫的IP開發已日趨成熟,不僅從靜態的展覽,跨域到聽覺上的音樂創作,更從過去較常見的舞台與音樂劇形式,轉化為動畫MV與動畫影集,兼具娛樂性與藝術性,展現出臺漫跨媒介結合的創意驚喜與多元可能。
編輯是漫畫家的首位讀者,優秀的編輯會成為漫畫家與讀者的橋樑,提出加分建議、整合資源來為漫畫家與作品創造更高的能見度,甚至授權到海外去,本屆「漫畫編輯獎」入圍者都展現出對漫畫的高度熱情,甚至到達真愛的程度,與漫畫家共同成就出優秀作品。
「年度漫畫獎」入圍中有成熟的類型故事,也有耳目一新的風格誕生,在畫風、劇本、分鏡與題材等各方面,都能看出創作者不僅對表現力的掌握度有大幅提升,並以高明的敘事能力,創造出一個又一個扣人心弦的紙上世界。
文化部長李遠表示,漫畫具備故事、美術及分鏡等元素,是相當具跨域創作可能性的文本,文化部會投入更多資源協助更多跨域合作的機會,希望臺灣漫畫創作者結合其他領域創作者,走出一條不同於日、韓漫畫風格的道路。
例如,文化部今年特別將「動畫製作」獨立徵件,並鼓勵結合臺灣漫畫、繪本、小說或IP創作改編,目前徵件結果出爐,有近半數獲補助作品都提出跨域創作的計畫,其中包含《幸福路上的小琪》、《勇者動畫系列第三季》、《尋能第4小隊》等都是漫畫改編的提案。
文化部表示,本屆金漫獎以「故事開始!」為主題,特別邀約獲得第18屆日本國際漫畫獎銀獎的漫畫家左萱,與策展團隊山陽山陰共同創作主視覺,將創作分解為「醞釀、爆發、擴散」3階段,發展出包含多張分鏡的動態視覺系統,邀請觀者在分鏡中自行探索,建構屬於自己的故事。後續也將針對入圍及得獎作品,辦理主題特展、獲選書展及相關線上線下推廣活動,相關資訊將陸續公布於金漫獎官方網站與粉絲專頁,歡迎追蹤。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