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暖化撈捕量大減 日海膽丼價格飆升快吃不起
路透社今天(26日)報導,日本正面臨史上最熱的夏季,該國北部海膽撈捕量急遽下降,使許多本已飽受食品價格高漲所苦的消費者,更加難以享用這種帶刺的美味。
在北海道利尻島(Rishiri Island),餐廳所提供含有100公克馬糞海膽(bafun sea urchin)的丼飯,一碗價格已經來到創紀錄的1萬5,000至1萬8,000日圓(約100至120美元),大約是數年前的兩倍。馬糞海膽以豐腴鮮甜著稱。
位於利尻島鴛泊港碼頭(Oshidomari ferry terminal)對面的餐廳「佐藤食堂」(Sato Shokudo)老闆佐藤貴美子(Kimiko Sato,音譯)說:「大家看到價格都很震驚。」她的家族經營這家餐廳已經超過50年。
她說:「一群顧客會僅點一碗海膽丼一起分享,然後每個人再另點拉麵。」
雖然海膽傳統上被視為奢侈品,但高昂的價格使得許多日本家庭即使在特殊場合也吃不起。日本的食品價格飆升已成為東京當局亟待解決的一項問題。
不斷上漲的食品價格意味著一個日本家庭的平均飲食開支,現在已接近30%,是43年來的最高水準。
政策制定者主要將食品價格飆漲歸咎於日圓弱勢推動的進口成本上漲壓力,但全球暖化的影響現在也構成了風險。
根據利尻漁業協同組合(Rishiri Fisheries Cooperative)專務理事山上辰昭(Tatsuaki Yamakami),利尻島海膽捕捉量與去年相比減少了一半,這延續了他最近幾年所觀察到的趨勢。
有40年捕魚經驗的山上辰昭說:「由於撈捕量少,價格飆升。」他說:「我認為海水溫度上升是主因…這情況令人擔憂。」
根據山上辰昭,利尻島10公斤海膽馬糞的最高價格已經飆升到9萬日圓,是2年前約4萬日圓的兩倍多。馬糞海膽生長在冷涼的海水中。
海水暖化
日本水產研究與教育機構(Japan Fisheries Research and Education Agency)高級研究員筧茂穗(Shigeho Kakehi)表示,日本周圍的海水近年來溫度上升了約攝氏5度。
東京以北的東北地區(Tohoku region)已不再是主要的鮭魚產區,溫暖洋流的北移進一步加劇了這種情況。
根據筧茂穗,如鮭魚、烏賊和秋刀魚等冷水漁獲物種產量,過去20年來大幅減少,其每公斤價格上漲了近5倍。
魚類海鮮在飲食中所佔比例相對較小,不到10%,對整體通貨膨脹的貢獻僅約0.1個百分點。
穆迪分析公司(Moody's Analytics)的日本與邊境市場(frontier market)經濟首席分析師安格利克(Stefan Angrick)表示,儘管如此,這顯示了氣候變遷的經濟影響已經不再只屬於理論上。
他說:「極端天氣事件和升高的全球均溫,是我們預計未來通膨將比過去結構性上升的原因之一。」
根據日本政府上週公佈的數據,日本7月食品價格上漲了7.6%,高於6月的7.2%。同樣受到天氣暖化影響的稻米,仍是食品通膨的最大推手。(編輯:許嘉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