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危機!20車爆胎坑洞國賠超傻眼 車主怒「鋁框全毀」
國道安全再敲警鐘!國3南下路段20輛車爆胎、國1北上水管掉落砸車,接連事故引發賠償爭議和民眾質疑。國3坑洞事件車主申請國賠,保險公司僅願依折舊價賠償輪胎和輪框,讓車主不滿;國1水管意外疑前車突然切線導致,警方將釐清肇事責任。專家呼籲,駕駛須提高警覺,運輸業者也應確實固定貨物,以免釀禍。這些事件凸顯國道行車安全的重要性,政府是否應建立更完善的賠償機制及加強道路巡查,值得省思。
國道意外事件頻傳,包括國道3號南下路段出現坑洞造成20輛車爆胎,以及國道1號北上路段發生水管掉落砸車事故。爆胎事件中,車主們申請國賠後,保險公司僅願意依照折舊價格賠償,引發不滿;而水管掉落事件則疑因前車突然切線,導致後方貨車緊急煞車,使未妥善固定的水管飛出。這些事件凸顯國道行車安全的重要性,也引發民眾對賠償制度合理性的討論。
今年6月13日晚上9點多,國道3號南下194.7公里處出現坑洞,造成20輛車輛受損。當時在黑夜中行駛的車輛突然感到顛簸,原本應該平坦的國道路面出現大洞,導致多輛車的輪胎爆裂。從受損車輛的照片可見,不僅是輪胎表層破裂,連鋁框都變形嚴重。車廠技師吳柏源表示,一般理賠時會考慮折舊因素,會根據輪胎厚度和使用年份進行換算。修車廠估計,每輛車的輪胎加輪框維修更換費用約需1萬元。
然而,事發至今已超過2個月,保險公司僅願意賠償輪胎折舊後的金額,讓車主們感到不滿。一位非當事民眾認為,在高速行駛的國道上出現大洞導致鋁框損壞,若只按折舊價賠償是沒有道理的。目前受損車主與保險公司在賠償問題上尚未達成共識,所幸這起事件沒有造成人員受傷。
另一起意外發生在8月18日上午7點多,國道1號北上165公里處,一輛大貨車載運的塑膠水管掉落,砸中前方一輛紅色休旅車。根據目擊民眾描述,紅色休旅車從最外線直接切入內線,可能是看到匝道口想要匯入車流,才往中線切入。這導致後方大貨車來不及煞車,車上未妥善固定的水管因此掉落。
國道警察泰安分隊長陳世浩指出,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汽車行駛道路所載貨物掉落者,將處汽車駕駛人新台幣3000元以上、18000元以下罰鍰。至於詳細的肇事責任,仍需警方進一步調查釐清。這兩起事件都提醒駕駛人在國道行駛時需特別注意路況和行車安全,同時貨物運輸也必須確實固定,以避免意外發生。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