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揆:打詐綱領2.0顯成效 詐騙數與財損大幅減少
記者郭曉蓓/臺北報導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5)日率同相關部會首長赴立法院,提出「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2.0執行成效」專案報告,並備質詢。卓揆報告指出,打詐綱領2.0從今年1月實施,檢視165打詐儀錶板案件受理及財損情形,考量各類型詐騙報案時間差,自6月起已逐漸顯現詐欺犯罪抑制成效,在特定詐騙類型上尤為明顯。因應詐欺罪趨勢與手法,政府運用科技分析手段滾動檢討,持續精進各項打詐作為,並盼透過公私協力,全力守護民眾財產。
卓揆指出,詐騙犯罪類型變化多端,就受理案件數及財損金額而言,假投資詐騙、假交友投資詐騙、網路購物詐騙、假買家騙賣家詐騙及假檢警詐騙等,占扣除假性財產犯罪案件後受理案件數59%、全體財損金額91%,是最主要的5大詐騙類型。
卓揆表示,去年7月31日詐防條例公布施行,政府並於8月設置165打詐儀錶板逐日公布詐欺犯罪統計數據,每月受理案件數由去年8月1萬9,590件下降至今年7月1萬 5,177 件,降幅22.5%。財產損失金額趨勢也是下降,每月財損金額由去年8月131億1,047萬元,下降至今年7月81億7,261 萬元,降幅達37.7%。統計模型計算結果顯示,財損金額以每月減少5億元趨勢逐漸下降。
卓揆提到,打詐綱領2.0從今年1月實施,受主要詐騙類型報案時間差影響,打詐綱領2.0各項精進作為近期逐漸展現成效。相較於「假投資詐騙」113年8月高峰值每日平均175.8件、每日平均財損2億8,737萬元,今年7月受理案件數已下降51%、每日平均86.7件,損失金額減少52%、每日平均財損1億 3,833萬元。
卓揆說,113年8月「假買家騙賣家」詐騙高峰值,受理案件數平均每日75.3件、每日平均財損金額850.8萬元,今年7月受理案件數平均每日29.1件、下降61%,日平均損失金額298.6萬元、減少65%,顯示打詐綱領2.0已顯現出綜效。
卓揆進一步表示,識詐方面,政府透過多元管道,分齡、分眾針對高發詐欺犯罪案類強化宣導,今年1至7月已觸及9,872萬人次。堵詐面向,為避免民眾接觸詐騙電話,1至7月已攔阻境外詐騙來話247萬通、透過AI分析攔阻詐騙簡訊149萬則,並與LINE合作下架7.3萬個涉詐異常帳號。防詐方面,防止民眾接觸網路詐騙資訊,並針對臉書網站廣告管理缺失開罰1,600萬元。
卓揆指出,阻詐方面,本國全體銀行已完成建置「疑涉詐騙境內金融帳戶預警機制」,另透過與超商、 中華郵政及貨運業者建立爭議包裹協處機制。懲詐方面,針對各電信網路詐欺類型實施查緝專 案,今年1至7月檢警調已查獲詐騙集團2,025團, 查獲人員1萬5,912人次,查扣不法犯罪所得超過40億元,並深化跨境合作交流
卓揆強調,詐騙集團為求不法利益,挾高科技器材與AI人工智慧科技,如病毒般不斷進化,數週便能發現新的詐騙模式。因應詐欺罪趨勢與手法,政府運用科技分析手段滾動檢討、推動各項精進作為;行政院正強化落實詐防條例,檢討各項工作成效,並結合創意、科技與政府工作能量,公私協力,強化數位源頭管理防制詐欺資訊流竄,發展AI人工智慧偵測系統,全力守護民眾財產。
留言 0